日照高質量發展跑出“加速度”,在于30年來,日照各級黨委政府一屆接著一屆干,持續不斷創新開放,塑成日照發展“新優勢”: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加速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深化“放管服”改革,實現“一窗受理,一次辦好”;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日照已經從一座交通末端城市,成長為同時擁有港口、機場、高鐵、高速、重載鐵路、長輸管線的交通樞紐城市;堅持綠色發展,良好的城市生態環境成為日照最亮的“招商名片”。

  行政審批“零待時”

  項目落地再提速

  日照在全省率先出臺加快制度創新、推進流程再造的實施方案,從源頭上解決建設項目落地難的問題,切實打通項目開工前的“最后一公里”。

  在工程建設項目的所有審批環節中,以往手續最麻煩、最耗時的就是施工許可。今年7月,位于山海天旅游度假區的國醫壇三甲醫院是中華國醫壇第一個啟動建設的項目。項目開工,必須要先拿到施工許可證。負責項目手續申報的崔凱華憑以往的經歷,估摸著起碼也得一兩個月,而實際上,審批時間只用了兩天。

  “深化‘放管服’改革,關鍵要改在企業和群眾的心坎上、改出獲得感。”日照市委書記齊家濱說。在服務理念上,加快從“管理思維”向“服務思維”轉變,真正讓服務成為各級干部的自覺行動。

  2016年8月16日,日照市在全省率先推行“六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放管服”登記制度改革邁出關鍵一步,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堅持從企業和群眾的需要出發,緊盯辦事過程中遇到的痛點難點堵點制定措施,推進流程再造。今年7月30日,日照市發布實施《日照市優化營商環境100條》,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登記、安全措施報監與施工許可三項分開的業務現在合并辦理,實行一次申報、同步審核、一次辦結。

  堅持一把尺子量流程,四套利器抓再造。日照市展開了一場自上而下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8月2日,日照市發布《關于加強制度創新推進流程再造的實施意見》,提出10個方面31項流程再造任務。

  目前,日照市正全面推行“拿地即開工”。各個行政主管部門通過系統打出電子證照,在網上共享,市區兩級聯動,真正實現變“群眾跑腿”為“數據跑路”。

  “四論、四拼”錘煉作風

  “創新、落實”提升服務

  日照堅持“創新、落實”工作主旋律,以創新開拓未來,以落實把握當下,通過轉變干部作風帶動政府職能轉型,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既當“店小二”,又當“急郎中”。

  撲下身子抓落實,把“規劃圖”變成“施工圖”,把“時間表”變成“計程表”,日照市將市委常委擴大會議從辦公樓搬到了項目現場。每個月到基層一線召開一次市委常委(擴大)會,“敲開核桃”“解剖麻雀”,現場研究解決重點工作、重點項目推進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緊跟日照市委的腳步,自3月14日起,日照市政府常務會議也打破慣例,開到了市政務服務大廳、海岸整治現場等工作一線。

  推動政策在一線落地、工作在一線推進、問題在一線解決,日照用實際行動表明了抓落實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創新、落實”主旋律正凝聚起整個城市逐夢圓夢的磅礴之力。

  以“大競賽、大比武”為契機,日照將雙招雙引的牛鼻子牽得更緊。扎實開展“七賽七比”,制定“招推服”一體工作機制意見、雙招雙引考核辦法,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區和日韓設立招商機構,組織開展一系列招商活動,車主邦、東華軟件、興華半導體、上海通用重工等一批新經濟和高端裝備制造項目落子日照,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進一步強化“以項目論能力、以項目論水平、以項目論作風、以項目論英雄”的導向,提高“拼格局、拼平臺、拼創新、拼環境”的能力水平,全力抓策劃、抓園區、抓環境、抓“關鍵人”、抓落地,確保高質量雙招雙引實現新的更大突破。加強項目策劃,重點圍繞“建鏈、強鏈、補鏈”,圍繞培植風口產業、未來產業,策劃推出了一批重點招引項目,切實提高招引的精準性、實效性。

  今年前8個月,日照市新招引落地項目131個,總投資610億元。其中,投資過億元的98個、過10億元的20個,一大批科技型、創新型企業正在日照孵化、成長。

  “海陸空鐵”立體交通

  擴大開放招攬四海人才

  “營商環境是經濟發展的生命線。要堅持一手抓硬環境打造、一手抓軟環境優化,聚焦聚力抓好營商環境建設。高標準打造公共服務環境,全力提升城市品質,為各類項目落地和海內外各類創新創業人才集聚日照創造條件。”日照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永紅說。

  江蘇東大集成電路系統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物聯網企業,已經決定在日照成立銷售公司并建設新的生產線。公司市場研究員朱明武說:“日照作為沿海城市,在港口、運輸、倉儲、裝備制造上有著獨特的優勢,把生產線建在這里,在物流和海外市場結算上我們會獲得更多的主動權,后續我們還會把智慧醫養業務逐步遷移到日照。”

  30年時間,日照已經從一座交通末端城市,成長為同時擁有港口、機場、高鐵、高速、重載鐵路、長輸管線的交通樞紐城市。

  素有“兩港通四海,一橋系歐亞”美譽的日照,港口龍頭作用凸顯,迅速成長為國家重點規劃建設的沿海主樞紐港、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全球重要的大宗能源及原材料中轉基地、“一帶一路”重要樞紐。吞吐量從建市之初的896萬噸增加到4.38億噸,躍居全國沿海港口第7位。當前,日照港海上可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航,瓦日、新菏兗日兩條千公里以上重載鐵路、3條高速公路、5條輸油管線直通港口,航運、鐵路、公路、管道、皮帶等多種運輸方式使港口的集輸運功能更加高效便捷。

  在鐵路客運方面,2018年12月26日,濟青高鐵、青日連鐵路通車運營,日照迎來“高鐵時代”。日照西綜合客運站同步啟用,實現了鐵路、長途客運、城市公交、城鄉公交無縫換乘。今年11月底,魯南高鐵也將開通,廣大內陸腹地旅客往來日照更加方便快捷。

  2015年12月22日,日照機場正式通航,目前已開通到20多座城市的航班。日照機場自2012年10月場址獲批到正式通航,創造了國內機場報批時間最短、建設速度最快的“日照速度”,日照市正式形成“海陸空”立體交通格局。

  高品質開放平臺加快搭建,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躋身國家級,日照高新區、山海天旅游度假區即將躋身國家級,日照綜保區封關運行,日照成為“一帶一路”主要節點城市。會展經濟、體育經濟快速發展,一批國家級展會、論壇、賽事紛紛落戶,第25屆省運會將于2022年在日照舉辦。

  年輕的日照,正以嶄新的姿態和全新的優勢,敞開懷抱擁抱世界,贏得更多關注,綻放絢麗光彩。

  (來源:大眾日報

  http://respub.xrdz.dzng.com/pad/paper/c/201910/16/c684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