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面二孩”后高齡產婦比例攀升,山東、北京比例最高

  剖宮產率呈逐年下降趨勢。

  新京報快訊(記者 許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今日(10月9日)發布的2018年國家醫療服務與質量安全報告顯示,我國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后高齡產婦比例逐年上升;2017年經產婦在分娩人群中占比過半,首超初產婦;剖宮產率呈逐年下降趨勢。

  報告顯示,從2016年我國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后,高齡產婦比例逐年上升,2018年度抽樣調查中2017年全國高齡產婦的比例為13.57%。在各省份中,山東、北京高齡產婦的比例最高。2017年經產婦在分娩人群中占比為54.07%,首次超過了初產婦的比例,較2016年的48.02%有明顯升高。

  剖宮產率是產科質量控制的重要過程指標。報告顯示,近5年我國剖宮產率呈逐年下降趨勢,由2013年的45.35%降至2016年的40.23%。由于2017年高齡產婦的急劇增多,2017年剖宮產率較2016年略有升高,為41.32%。

  孕產婦死亡率持續下降。國家產科專業質控中心主任喬杰今日在國家衛健委發布會上介紹,中國孕產婦總體死亡率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1500/10萬,降至2018年18.3/10萬。

  她坦言,隨著國家政策調整,近幾年我國每年都有超過1500萬的新生命誕生,而且高齡孕婦呈增多的趨勢,這為產科的醫療安全帶來了挑戰。我國通過加強健康知識普及、完善孕產婦規范化管理等措施,孕產婦死亡率持續性下降,目前在發展中國家達到較好水平。

  記者注意到,日前“健康中國”行動計劃曾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嬰兒死亡率分別控制在7.5‰及以下和5‰及以下;孕產婦死亡率分別下降到18/10萬及以下和12/10萬及以下。產前篩查率分別達到70%以上和80%以上。

  喬杰表示,為實現上述目標,國家產科質控中心將進一步加強產科專業醫療技術能力,完善產科質量管理體系,進一步提升危重孕產婦救治的能力和和基層產科助產能力,持續改進醫療質量,保障母嬰安全。

  新京報記者 許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