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下午,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百花洲融媒中心旁十分熱鬧,這里有很多市民正在體驗齊魯晚報·齊魯查點融中心設置的民間手工藝品制作課程一一串珠。
“這次教大家做的是蜻蜒,別看它‘個頭’小,做起來可不簡單。”現場教授串珠的張吉美老師耐心地講解的的制作過程,市民們躍躍欲試拿起了桌上早早備好的材料,開始串珠。


剛開始市民還是滿懷信心,一個珠子擦一個子,但是不一會穿到蜻蜓腦袋的時候就出現了題。“老師,我這個珠子好像穿的不對?!薄拔业木€怎么擰了,張老師你快來我看看?!?/p>
市民遇到問題,老師卻不緊不慢,“一定要仔細認真的穿,不能浮躁,錯了不要緊?!睆埨蠋熞贿呎f著一邊放下手里的珠子,挨個指導?!罢娴奶y了,看著挺簡單的,沒想到做起來這么復雜。”市民喬女士說。
記者注意到現場還有兩位男士前來體驗,串珠這個細發活對于女士來說還是稍稍簡單一些的,但男士就摸不著頭腦了。
“我感覺我的手完全跟不上我的腦子了,老師真的很厲害能穿出這么多這么好的作品·”孟先生感慨道。
經過半小時的制作,現場多位市民手中的蜻蜒均已完工,看著制作好的蜻蜓,市民們的臉上露出了笑容。“第一次串珠感覺有點難,但是做好的時候十分有成就感?!笔忻駨埮空f。
除了蜻蜒、金魚、小豬等動物形象的串珠作品外,攤子上泉標形狀的串鋒作品也引了不少市民的呈,“這個泉標作品,從設計到制作完,花費了數月的時間?!睆埨蠋熣f,她設計這個作品的初衷是想讓外地游客來濟南的時候能帶走帶走濟南元素的串珠作品。
除了串珠手工藝品,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百花洲融煤中心還設置了種更豐富的民手工藝品學習課程,包括彩繩編織、木刻等,大家可以現場學習制作各種各樣的民俗手工藝品制作,在動手中體會民間傳統文化的魅力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于悅、王倩、趙卓琪、任玉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