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濟南火車站,旅客們接觸最多的人可能就是售票員、安檢員、檢票員、列車長和乘務員了。其實,為了列車安全有序運行,在他們的身后還有一群人在默默付出著。今天,就讓記者帶著大家走進幕后,看看那些你不知道的“火車人”。

在運轉車間信號樓值班室,值班員在發出指令后進行確認。在運轉車間信號樓值班室,值班員在發出指令后進行確認。

  列車的“發令人”

  在濟南火車站站臺的北側有幾棟黃色小樓,雖然不起眼,卻關卡重重,就連鐵路部門的職工沒有特殊安排也難以進入。這里就隱藏著濟南火車站最神秘的一個部門——運轉車間信號樓(以下簡稱“信號樓”),列車何時抵達?抵達后進哪條線路、在哪個站臺????停多久、何時走……這些列車運行的指令都是從這里發出的。

  “東樓,大明湖G178,一道停車,開放信號”,“中樓,G176,二道發車,開放信號”,還沒走進信號樓的值班室,此起彼伏的電話鈴聲和值班員的指令聲便不絕于耳。值班室面積約100平方米,值班員們面前的十余塊電腦屏幕上密密麻麻地顯示著列車運行圖,他們一會接起電話,一會“劍指”屏幕,不同車次的列車根據他們的指令或進站、或出站,將千千萬萬的旅客安全有序地送往全國各地。

上水值班員苗玉新在為列車上水。上水值班員苗玉新在為列車上水。

  旅客的“解渴人”

  走出信號樓,記者走進了濟南火車站客運車間,上水值班員苗玉新正在一列普客前緊張忙碌著。進入暑運,雨棚下的站臺悶熱無比,線路里鋼軌的溫度更是達到40多攝氏度,而苗玉新一天要接手十七八趟列車的上水工作。插管、開閥,關閥、拔管,這樣的動作他每天都要不斷地重復。52歲的苗玉新從事上水工作30年,經歷了普速列車、動車、高鐵時代的上水作業,無論哪種車型,苗玉新總是一句話,“能夠讓旅客喝上熱水,就是我的幸福。”

調車員為火車車底進行重新編組。調車員為火車車底進行重新編組。

  車底的“搬運人”

  在濟南火車站站臺的西邊是運轉車間調車班組的工作場地,調車員們每天的工作是根據列車運行圖的安排編制調車作業計劃,用調車機將普客列車車底拖離站臺或運抵站臺。另外將車底中需要檢修的車廂拆解、重新編組也是他們的主要工作。因濟南火車站站場調車線路錯綜復雜,又貫穿高鐵通道,暑運期間平均4分鐘就有一列高鐵進出站,為保證車底能按時取送,調車員們必須像高明的裁縫一樣在車場內“穿針引線”、上下聯動,才能保證客調工作的準確無誤。

  來源: 舜網-濟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