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的泰安市泰山區“雙招雙引”結碩果,一個個創新引領效應突出、強鏈補鏈作用明顯的高質量項目撲面而來:諾萊生物醫學院士專家工作站揭牌成立;818全球跨境電商國際論壇暨跨境電商交易博覽會項目、創新型菊芋健康產業鏈項目以及泰山基因科技小鎮項目簽訂合作意向;山東高速物流集團與泰山區人民政府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山東高速物流集團依托高速集團交通主業優勢,積極融合省內相關物流資源,搭建歐亞班列多式聯運網、高速公路物流骨干網和綜合產業物流園區三大物流平臺,打造“實體物流+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模式。其中,高速公路物流骨干網、綜合產業物流園區網兩個項目入選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第一批優選項目名單。
“山東高速物流集團項目落戶泰山區,有利于促進泰山區物流產業的發展,對于拉動經濟發展,促進全區中小企業、跨境電商企業發展促進作用巨大。”泰山區委書記趙斌介紹說,泰山區發展物流產業的優勢得天獨厚,山東高速物流集團與泰山區人民政府的合作,有利于實現“齊魯號”歐亞班列多式聯運網的布局拓展,發揮泰安“魯中物流節點城市”的產業和區位優勢,將極大地帶動全區物流行業的轉型升級,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高質量發展。
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最重要的支撐。泰山區聚力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引進新變量、創造新組合, 匯聚新資源,進一步推動存量變革、增量崛起。目前,泰山區打造“醫養結合、智能制造、山岳濱湖型度假、現代農業科技”四個示范區,同時構建“一核一城兩園區”的發展格局中,呈現出新項目多點開花,新產業競相迸發的態勢。
泰山經濟開發區立足泰安“東部新城區、產業新高地”發展定位,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和智能制造、醫養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集中打造人工智能、醫養健康、智能消防、教育裝備等特色產業園,打造百億級的產業集群,形成具有泰山區特色的新型經濟開發區,成為新舊動能轉換的引領區和創新驅動的示范區。現代農業產業園立足泰山茶、生態奶業兩大主導產業,聚力建設“生產+加工+科技”的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促進三產深度融合,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動能轉換功夫“硬”,硬在實實在在的措施上。泰山區采取高端領域謀劃、高精準度對接、高頻主動出擊、高度重視外資等措施,在實現經濟指標維穩向好上和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上下功夫,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制造業深度融合,加快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醫養健康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做大做強紡織服裝、裝備制造和汽車零部件等傳統產業,大力實施專精特新工程,做到新增一批、升級一批、培育一批、做大一批。
泰山區委副書記、區長王愛新介紹說,面臨空間狹小、居民拆遷、手續協調等短板問題,泰山區憑借交通便捷,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區域資金流量相對集中,居民消費購買力較強,城區公共服務能力和質量較高等優勢,借助濟泰共建大省會歷史機遇,瞄準占地少、畝均收益高、城市資源要求高的產業項目,重點承接科技創新、教育醫療、文化旅游、醫養健康等高端產業,向高層立體車間和總部經濟要效益。同時,對標省市“十強產業”,瞄準國內外500強、行業領軍企業、科技創新企業開展精準招商。通過泰山國際登山節投洽會以及外出招商推介會、懇談會等系列招商活動,盯緊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開展定點定向招商。
高質量的“雙招雙引”和動能轉換下的“硬”功夫兩者雙管其下,泰山區新舊動能轉換見到實效。一季度,泰山區三次產業比例為1.33:32.2:66.47。預計1-6月份,全區實現生產總值(GDP)300億元左右;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2.48億元,完成預算的65.87%;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6億元,增長6%;完成進出口總額22.8億元,增長6%。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和國家農業科技園兩大國字號園區建設穩步推進。康平納紗線染色智能工廠、泰山office研發及產業化、諾萊醫學3個項目代表全市迎接全省新舊動能轉換觀摩會。康平納筒子紗染色智能設備研制等8個項目列入2019年省技改重點項目及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嘉和重工液壓破碎機等38個項目申報2019年省第一批技術創新項目計劃。海天智能公司榮獲國家級第二批智慧健康養老示范企業。
(大眾日報·新銳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