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在德州市夏津縣冉莊村,老人們有自己專屬的節(jié)日,每到這天,家家戶戶的兒女都要專程趕回來給老人過節(jié),這個傳統(tǒng)已經(jīng)堅持了32年。

每年十月初六,夏津縣冉莊村都會辦“老人節(jié)”。資料片每年十月初六,夏津縣冉莊村都會辦“老人節(jié)”。資料片

  “老人節(jié)”

  成為一種傳承

  1986年,那時“重陽節(jié)”還沒被國家定為“敬老節(jié)”,在老支書的倡議下,冉莊村就把每年的十月初六定為“老人節(jié)”,所有年滿65周歲的老人在這一天都能享受“老人節(jié)”的待遇,遠嫁的女兒回到家中,一家人都守在老人身邊一塊兒過節(jié)。

  2004年,冉莊村的集體經(jīng)濟遇到了困難,“老人節(jié)”一度面臨停辦。這讓后來在2011年任職夏津縣銀城街道冉莊村黨支部書記的王其濱坐不住了。當(dāng)時的他還是普通村民,他心想,不能讓老傳統(tǒng)就這么沒落了,在外做生意的他,自掏腰包6000元錢,為村里老人買了糖、瓜子、蛋糕,就這樣,他將村里的“老人節(jié)”延續(xù)了下去。

  自2011年49歲的王其濱擔(dān)任冉莊村黨支部書記以來,村里的“老人節(jié)”越辦越紅火。在外做生意的村民,每年也會自發(fā)聯(lián)系村里,為“老人節(jié)”捐款捐物。

  2016年是冉莊村“老人節(jié)”30周年,王其濱募集了兩萬元資金,并為85歲的老人發(fā)放了獎金。王其濱告訴記者,現(xiàn)在每年老人節(jié),都會有村民自發(fā)捐錢捐物,“老人節(jié)”已經(jīng)成為一種傳承。

  敬老模范家庭

  全村表彰

  王其濱的家庭極其注重對良好家風(fēng)的培養(yǎng)和傳承。

  2016年5月份,橫禍突至,王其濱妻子因車禍去世。正因為如此,他對岳父岳母照顧更加用心,隨叫隨到。

  王其濱的孝心不僅體現(xiàn)在“小家”上,還體現(xiàn)在“大家”中,當(dāng)上黨支部書記的他,總在嘴邊掛著這樣一句話:咱自己孝順那是小家和睦,帶動全村孝敬老人,才是大家和順。

  逐漸地,王其濱尊老敬親的精神感染了整個村子。

  “老人節(jié)”的上午,子子孫孫從五湖四海趕來,全家聚在一起吃“伙飯”;“老人節(jié)”的下午,全村年滿65周歲的老人,相約來到村委會廣場,集體看節(jié)目、收禮物,場面好不熱鬧。

  不僅如此,在“老人節(jié)”這一天,冉莊村村委會還要召開大會,對孝敬老人的模范家庭進行表彰,對不孝敬老人的家庭在大會上點名批評,當(dāng)天還會評選出“好婆婆”“好兒媳”。

  “現(xiàn)在的老人節(jié),比春節(jié)還熱鬧?!蓖跗錇I有些自豪,他告訴記者,到今年的十月初六,冉莊村的“老人節(jié)”已經(jīng)堅持了33年。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劉瀟賀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