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精神,構建新型農業生產經營體系;積極響應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提高農機智能化管理和服務水平,適應現代農業機械精準化、自動化、智能化的需求,濟南移動聯合長清區農業機械管理局在濟南市長清區搭建完成山東省首個智慧農機互聯網管理服務平臺,集綜合傳感器技術、計算機測控技術、衛星定位技術和無線通訊技術于一體,改善合作社管理職能,節省作業成本,為農業生產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切實讓種糧戶們省心、省力、省錢。

持續推進“互聯網+農業”新征程

  持續推進“互聯網+農業”新征程

  智慧農機信息化管理服務平臺為“用戶方”(農民、機手、合作社、經銷商等)和“管理方”(地區農機局、監理所等)搭建了一個統一化、智能化的管理平臺,把往常零散劃分的農機相關系統及管理體系在網絡平臺上進行整合,形成農機智慧“云”,將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智能技術運用于農機設備監測,實現對農機作業地點、過程、面積、數量等數據的精準檢測和全程監控,實時向服務器回傳農機作業信息數據。農機合作社理事長通過手機APP就能掌握車輛作業位置、作業完成及剩余情況,做到隨時調動,實現高效化管理與效益最大化。

  過去,隨著農機作業范圍及農機服務組織規模的擴大,農機作業出現信息滯后、作業質量差、工作效率低等問題;由于缺乏有效的農機調度手段,農機調度配置存在管理難點,資源利用率嚴重不足,農機作業的進一步發展面臨困難。“濟南移動搭建的智慧農機信息化管理服務平臺有效解決了用戶在夏季麥收期間用車難的問題,提高合作社管理效率,提升農機手和合作社的經濟利益,不斷拉長產業鏈,真正做到服務群眾、讓利于民。”長清區農業機械管理局局長劉敏介紹到。

  濟南市長清區文昌街道西魏村村民魏化濤今年承包了一百八十畝農田種植小麥,相比以往的繁瑣模式,智慧農機信息化管理平臺讓他享受到智慧科技帶來的方便與快捷,魏化濤高興地說,“我只需打個電話,車就開來了,連著收割、播種和肥料種子一起送來,省時省力省錢,現在,老農民坐在地頭就可以種莊稼!”

  由濟南移動黨員科創小組打造的智慧農機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了內部辦公與業務自動化,通過構筑農機綜合信息化服務網絡和農機綜合監管網絡,建立農機監理、農機管理、農機推廣和農機化服務等農機業務管理信息系統,不斷拉長現代農業產業鏈,做到農機業務管理和社會服務有效融合。

  加快開啟數字鄉村發展新時代

  2019年是5G元年,濟南移動緊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時代潮流,緊抓5G重大機遇,圍繞 “打造5G先鋒城市” 和“建設全省數字經濟龍頭”等新時代目標,積極推動“5G+計劃”,全力推進5G創新發展,聚焦醫療、交通、媒體等各個領域5G融合應用。記者從濟南移動分公司了解到,下一步,濟南移動將發揮5G“大帶寬、高速率、低時延”的優勢,以5G技術支撐農業數字化發展,打造無人駕駛收割機等5G創新應用,做到應用惠民、服務便民,完善鄉村數字治理體系,為鄉村振興賦能。

  濟南移動致力于打造全國領先的智能互聯網農機平臺,為管理者提供科學合理的決策數據,改善管理職能,提升管理效率;為用戶提供全方位服務體系,建立健全高效便捷服務機制。濟南移動將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持續推進農業全產業鏈改造升級,依托5G技術、“互聯網+”發展各種專業化社會服務,拓寬農民新型就業和增收渠道,不斷推動農業提質增效,促進農業生產管理更加精準高效,加快農業經濟數字化轉型發展。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堅定信念立足本位,不斷提升民生服務、城市管理、產業發展支撐能力,助力省會數字經濟發展,為將濟南建設成為“大強美富通”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做出更大貢獻。

  (齊魯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