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齊魯政情丨“容缺““急郎中”,山東各地在商事制度上有啥新招?

  前不久,煙臺市一家企業的銀行信貸合同到期,急需將部分股權質押給一家香港公司。卻發現接受質押的香港公司沒有辦理市場主體公證手續。而按照規定,只有對方公證后,這家企業才能辦理股權質押設立登記。可這一來一往的時間,企業實在等不起。

  在詳細核實雙方企業信息、經營情況和其它申報材料的基礎上,經過研究,煙臺市行政審批局工作人員決定啟動“信任承諾”審批模式,即企業承諾在一定期限內補齊所欠缺的材料,市行政審批局本著信任企業的原則,容缺辦理。

  容缺審批是我省商事制度改革措施之一,能夠提高審批效率,節約辦事成本,減少申請人“跑腿”,讓守信企業更好發展。

  商事制度,是一個地區營商環境的重要因素,對“雙招雙引”工作的進行有很大影響,山東各地在商事制度改革方面有哪些新招?

  讓企業信用資產“變現”。山東用大數據建立起申請人誠信檔案和黑名單制度,在企業新上項目、行政審批、融資貸款、稅收優惠等相關領域,讓誠信企業一路綠燈,不守信企業處處受阻。通過政府有形的手,讓企業信用資產“變現”,讓企業意識到誠信的價值。

  變“等客上門”為“送餐入戶”。濟南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推出“外賣”業務,這是咋回事?濟南某外商獨資企業在項目落地時,投資人在北京住院不能去窗口進行認證以及簽字,行政審批服務局了解到情況后,工作人員帶著相關材料踏上了趕往北京的高鐵。見面、認證、簽字……順利辦完了所有手續。

  據濟南行政審批服務局介紹,商事領域還有一大撥“送餐服務”在路上。比如外商投資企業備案進行網上審核,實現審批不見面;全面梳理各領域涉企信息材料,推進涉企信息數據共享,實現“三個不提交”,即能通過業務系統獲取的不重復提交,能通過網絡核驗的不重復提交,前序流程已收取的材料不重復提交等。

  既當“店小二”,提供熱情服務;又做“急郎中”,為企業排憂解難。個體簡易登記改革是淄博市高新區重點改革項目。采用口述信息、現場錄入的模式,對個體登記起到了簡化程序、減少材料、縮短時間的作用,進一步打通了工商部門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創業者在辦照現場只需要口述自己的基本信息,連身份者也不需要自己復印,只需要15分鐘的時間,就可以拿到營業執照。

  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是省市共建的重大健康產業項目。該中心設立了企業落地服務團隊“飛燕小隊”,為落戶項目提供名稱核準、登記注冊、公章備案、銀行開戶等全程指導和服務。面對緊急情況,他們一方面幫助企業準備公章備案材料,另一方面還能聯系公章刻制單位,并同步準備銀行開戶材料,協調銀行安排專人等待辦理。目前,已有超過10家的醫學集團落戶該中心,其中包括國際知名的醫生專家團隊,所有手續全程由“飛燕小隊”代辦。

讓數據多跑路。

  讓數據多跑路。去年9月開始,臨沂市臨港區營業執照丟失或損毀,不再指定報刊聲明作廢,由企業按照自主公示、自負其責的原則,免費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公示“營業執照作廢聲明”。企業登記機關辦理營業執照補領手續,實現企業群眾“少跑腿”、“數據多跑路”。

  一紙承諾代替一沓證明。從去年12月14日起,聊城市市場主體住所及經營場所的登記一改過去需要出具各種證明文件的繁瑣程序,變為僅需一紙承諾,申請人只要按照要求認真填寫聊城市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申報承諾書,然后憑這紙承諾申請登記即可。工商部門對提交的材料進行形式審查,不再審查房屋的產權權屬、使用功能及法定用途。

  隨著這一新規的實施,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經營,申請人再也不用為到四處跑腿開證明而煩惱,工商登記的效率也將進一步提高。

  目前,山東各地普遍都在推行縮短辦理時限,“不見面”審批,“多證合一”“證照分離”“先照后證”“政銀合作”等措施,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為“雙招雙引”工作助力。

  (新銳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