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名臣丁寶楨的墓地10日在濟南被考古專家確認。其位置位于山東電力一公司工地,此處要開發的樓盤叫洺悅佳園。丁寶楨的六代孫丁峻已經抵達濟南。

  據百度百科資料,丁寶楨(1820年-1886年),字稚璜,貴州平遠(今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牛場鎮人,晚清名臣。咸豐三年(1853年),33歲的丁寶楨考中進士,此后歷任翰林院庶吉士、編修,岳州知府、長沙知府,山東巡撫、四川總督。

  丁寶楨為官生涯中,勇于擔當、清廉剛正,一生致力于報國愛民。任山東巡撫期間,兩治黃河水患、創辦山東首家官辦工業企業山東機器制造局、成立尚志書院和山東首家官書局;任四川總督十年間,改革鹽政、整飭吏治、修理都江堰水利工程、興辦洋務抵御外侮,政績卓著、造福桑梓、深得民心。

  光緒十二年(1886年)丁寶楨去世,享年66歲。朝廷追贈太子太保,謚號“文誠”,入祀賢良祠,并在山東、四川、貴州建祠祭祀。

  史料記載,同治八年(1869年),安德海違反祖制、擅出宮禁,在未攜帶任何公文的情況下出宮游玩并借機斂財。八月二日,安德海至泰安境內,丁寶楨派騎兵將其逮捕,隨后押往濟南。丁寶楨早就對安德海的仗勢驕橫非常憤慨,立即密奏朝廷,痛斥安德海種種不法行徑。八月六日,得旨,安德海就地正法。八月七日,丁寶楨誅安德海于山東濟南。此舉使得朝野上下人心大快。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