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群眾能夠實現跨市就醫購藥“一卡通行”,背后是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醫保局、社會保障卡合作金融機構、銀聯四方通力合作,打通了各市社保卡支付渠道。據悉,此次我省對2000多臺社保卡讀卡機具進行了升級。

  社保卡是群眾生活中使用頻繁的一張卡,目前我省持卡人數已達8544萬,今年預計達到9158萬。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夏魯青介紹,為給持卡人提供更加快捷的服務,我省運用信息技術手段,不斷提升社保卡的便捷性,大力推進“社保一卡通”,擴展應用范圍。除了醫保個賬異地就醫購藥“一卡通行”,今年我省還解決了部分群眾反映的社保關系轉移后需更換新卡等堵點問題。

  據了解,原來參保人跨地區轉移后,到了新參保地,通常需要更換社保卡,給群眾帶來不便。經過努力,山東人社部門以全省“一卡通用”為目標,著力打通社保卡轉移應用的關鍵環節,通過加強省市信息的共享和聯動,目前初步實現了社保卡跨地區“一卡通用”,確保異地轉移的社保卡可使用、可服務。

  這就意味著,今后,山東參保人省內轉移社保關系,未提出換卡要求的,可繼續使用原社保卡,無須換卡;提出換卡需求的,尊重本人意愿制作新卡。

  此外,為解決到一家醫院辦一張就診卡、就醫結算時間長等問題,我省還在部分定點醫院推行了醫保就醫一卡通用工作,實現了參保人使用社保卡進行掛號、就診、結算、取藥等就醫全過程應用。通過推進社保卡代替就診卡,實現一張社保卡,定點醫院全覆蓋,不需再辦理就診卡,目前,全省336家醫院實現了社保卡替代就診卡。通過使用社保卡進行診間結算,減少了排隊繳費時間,60多家醫院實現了使用社保卡進行診間結算,平均減少就醫時間達40分鐘。

  奔走相告!山東省內異地就醫購藥可刷社保卡了!

  重磅好消息!山東參保職工省內異地就醫買藥,在定點醫藥機構可直接刷社保卡中個人賬戶資金啦!5月15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山東省便利流動人口和隨遷老人醫保措施新聞發布會上傳來消息,山東打破醫保個人賬戶資金使用的區域限制和不同管理模式之間的障礙,達到了醫保個人賬戶省內異地就醫購藥“一卡通行”的目標,為流動人口和隨遷老人異地就醫帶來很大便利。

推動異地就醫聯網結算向基層醫療機構延伸推動異地就醫聯網結算向基層醫療機構延伸

  小知識:什么是異地就醫聯網結算?

  符合條件的參保人員跨區域異地就醫時,只需向就醫地的醫療機構支付需個人承擔的費用,其他費用由就醫地醫保經辦機構按協議約定與醫療機構結算,參保地與就醫地再按期清算。參保人員到參保地的醫保經辦機構辦理異地就醫聯網結算備案后,帶上社保卡到就醫地的定點醫療機構就醫,就可以實現直接結算。

  異地就醫聯網結算分省內異地和跨省異地兩種。山東于2011年實現省內異地就醫住院費用聯網結算,2017年開始推進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聯網結算。截至2018年底,山東省內和跨省異地住院聯網結算醫療機構達到876家,其中,三級醫療機構175家,二級462家,一級及未定級239家,大大減輕了參保人員墊資跑腿負擔。

  但是,從醫療機構分布上看,前期開通異地聯網結算的主要是在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一級及以下的醫療機構相對較少,這與不斷擴大的基層群眾異地就醫需求不相適應。為此,山東省醫保局按照“需求導向、合理分布、定點扁平化”的原則,推動異地就醫聯網結算向一級及未定級的基層醫療機構延伸,努力把更多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納入聯網結算范圍。

  截至4月底,全省開通異地住院聯網直接結算的醫療機構達到1070家,開通數量居全國第三位。其中,三級醫療機構177家,二級517家,一級及未定級376家,分別占17%、48%、35%,與2018年底的情況相比,一級及未定級醫療機構占比從27%提高到了35%,實現了聯網結算醫療機構向基層拓展、異地就醫服務向基層群眾延伸的“雙下沉”。

  下一步,省醫保局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持續擴大異地就醫聯網結算定點醫療機構范圍,盡快使異地就醫患者在所有定點醫院能持卡看病、即時結算,切實便利流動人口和隨遷老人。

推進醫保個人賬戶省內異地就醫購藥“一卡通行”推進醫保個人賬戶省內異地就醫購藥“一卡通行”

  設立醫保個人賬戶的初衷,是要激勵職工參加基本醫保、方便職工門診就醫。但是,受醫保基金統籌層次較低、醫保信息化系統不統一、個人賬戶管理模式不統一等因素的影響,醫保個人賬戶資金只能在參保地使用,在異地就醫購藥時產生的需要個人負擔的住院費、門診費和藥費,還不能直接通過刷社保卡使用個人賬戶資金支付,只能使用現金或銀行卡支付。

  這既增加了參保職工墊付醫藥費的負擔,也使得大量個人賬戶資金沉淀閑置。據統計,2018年山東職工醫保個人賬戶資金累計結余占到了基金總結余的18%,如果能夠用活用好,將大大提升參保職工異地就醫購藥的體驗感和獲得感。

  今年年初,山東省醫保局就把“醫保個人賬戶省內異地就醫購藥一卡通行”作為一項重點民生實事,倒排工期加快推進。期間,與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密切配合,先后召開了多次協調會,制定了推進落實方案,加快醫保信息系統改造升級,打破了醫保個人賬戶資金使用的區域限制和不同管理模式之間的障礙,達到了醫保個人賬戶省內異地就醫購藥一卡通行的目標。

  截至4月底,全省16市之間實現了個人賬戶的互聯互通,目前首批實現醫保個人賬戶省內異地刷卡的聯網醫院920家、聯網藥店497家。山東參保職工在這些醫院、藥店就醫購藥時,可以直接刷社保卡使用個人賬戶資金支付就醫購藥的費用。

  下一步,山東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著力在提升醫保基金統籌層次、建立全省統一的醫保信息化系統、統一個人賬戶管理模式等方面下功夫,繼續擴大“一卡通行”的定點醫藥機構范圍,力爭定點醫療機構達到1300家、定點藥店達到3000家,確保每個縣(區)至少有2家醫院和2家藥店可以異地就醫購藥“一卡通行”。

  山東推行社保卡快速發卡模式 即時補換卡網點千余個

  社保卡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群眾都希望能夠獲得方便、快捷、安全的用卡服務。記者從5月15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方便群眾用卡,山東大力推進社保卡服務體系建設,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社保卡信息采集、開戶、制卡、發放、使用、服務等重點環節,創新服務模式,優化服務流程,拓展服務渠道,簡化辦事材料,著力破解群眾在社保卡申領、使用中的難點、堵點。

  縮短社保卡制發時間。利用合作金融機構點多面廣的優勢,把社保卡申領、發放、掛失、補換等業務擴展到合作金融機構服務網點,方便群眾就近辦理業務。在全省推行快速發卡模式,目前已開通即時補換卡網點1079個,技術上實現補換卡立等可取。

  提升社保卡服務體驗。進一步完善社保卡異地服務網點,優化異地業務經辦流程。目前,全省已開通異地服務網點198個,可進行異地卡的掛失、密碼修改和重置。同時,運用信息化手段,為廣大參保群眾提供網站、APP、電話等多種“不見面”服務渠道,打造“互聯網+”社保卡服務模式。

  擴展社保卡應用范圍。充分發揮社保卡在身份憑證、信息記錄、自助查詢、繳費和待遇領取等方面的功能,不斷擴展社保卡應用范圍,為群眾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務。推行使用社保卡發放養老金,讓參保人就近領取養老待遇,并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與合作金融機構簽訂協議,每月免除兩筆養老金跨行取款手續費(每筆取款金額不超過ATM每日取款限額),讓老百姓得到實惠。拓展社保卡在就業創業服務中的應用,實現就業創業證與社會保障卡的“證卡合一”。同時,社保卡也被越來越多的部門開辟為公共服務的新渠道,比如,使用社保卡發放各類補貼、借閱圖書、乘坐公交等。

  推廣電子社保卡應用。以實體社保卡為支撐,開展電子社保卡應用,逐步形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卡通”管理服務模式。電子社保卡具有移動支付功能,目前,我省部分市通過電子社保卡開通了醫保就醫購藥結算功能,在醫保就醫時出示手機端電子社保卡,可直接線上結算,或者在購藥時完成掃碼支付。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方便群眾用卡的角度出發,進一步推動社保卡的‘一次辦好’,大力加強人社系統行風建設,優化社保卡服務經辦流程,改進窗口服務作風建設,不斷提升社保卡服務質效,努力打造群眾滿意的人社服務品牌。 ”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夏魯青表示。

來源: 大眾日報·新銳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