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商河縣鄭路鎮的珍珠紅西瓜,個小、皮薄、清甜多汁,適合兩人世界,也適合三口之家……”5月1日,臉上洋溢著笑容,表情不再嚴肅,商河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陳曉東變身“網紅”,聲情并茂介紹起家鄉特產來。陳曉東坦言,自己并不介意當網紅,甚至想培養更多的網紅,因為在他看來,如何能把家鄉推介出去才最重要。
200個西瓜一瞬秒完
縣長帶貨能力杠杠的
5月1日上午,山東省“村播計劃”首次村播活動在商河縣鄭路鎮珍珠紅西瓜基地舉辦。陳曉東化身“店小二”參加淘寶直播活動,利用時下最熱門的營銷方式對珍珠紅西瓜等商河特產進行宣傳推廣。
他現身電商直播間,和主播一起帶大家進行了實地采摘、品瓜,對于糖酥火燒、黑蒜、商河特色多肉盆栽等本地特產進行了詳細介紹與推廣。這場直播總觀看量超過12萬人次,短時間成交金額超過5萬元,其中200個珍珠紅西瓜10秒全部秒完。
縣長直播,讓好多網友嗨了起來。“縣長,再多來點!”“好可惜,沒搶到。”一些沒秒到西瓜的網友有些許遺憾,紛紛留言。
“這次的西瓜準備少了,沒想到我們商河產品這么受網友歡迎,下次一定多準備一些,讓更多的人嘗到商河特產。”陳曉東說。
其實,這不是陳曉東第一次網上直播,今年1月10日,陳曉東曾在商河好品“年貨節”中,化身網店“店小二”,為商河產品代言。初次試水的他,成績相當不錯,直播間峰值觀看人數達到82萬次,2小時賣出13000多件年貨。
對陳曉東來說,如此營銷方式,如此與網友互動,也很新鮮。直播引來了一片叫好,不少人稱他為“網紅縣長”。
5月7日早上8點,陳曉東正手提公文包大步走進辦公室。說起當“網紅縣長”做直播,陳曉東說樂在其中。
培養更多當地網紅
實現農產品直播自運營
“如今電子商務時代到來,機會變多了。如果能緊緊和當下的主流網絡連接起來,商河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陳曉東強調,如何連接,就是把商河“賣出去”,把商河的土特產品、具有地域特色的產品賣出去,因此網絡直播,網紅推銷必不可少。
“每次直播我都向專業主播們學習,學習他們的推銷方式,在有限的時間內,讓更多人了解我們的產品……下次直播的時候,我語速還應該再快點,表情還要再到位些。”陳曉東分享他的直播心得。
對于“網紅縣長”的身份,陳曉東絲毫不介意。但網上卻有不同的聲音,有人質疑他“作秀”。
對此,陳曉東說,現在網絡越來越融入到百姓生活中,政府官員完全可以用更接地氣的方式與百姓溝通。
“只要能將商河‘賣’出去,做個網紅縣長也不錯!不僅我自己做網紅,還要讓更多的百姓和官員當網紅,目的不是為了作秀,而是實實在在為家鄉發展做點事。再說了,質疑也是另一種形式的關注,只要解釋了質疑,知名度打出去了,商河也就火了。”陳曉東坦言。
目前,商河縣已經開始了“網紅培養計劃”,在全縣啟動“網紅村播”招募活動,挖掘當地有直播經驗或直播愛好的人才,加入到商河“村播”試點項目,發揮自身優勢,推介家鄉特產。活動已啟動,與專業機構對接,培養一批當地的網紅主播,實現農產品電商直播自運營。
延伸閱讀
“希望縣里各級干部都能走進直播間”
事實上,在鄉村振興戰略與扶貧攻堅戰之下,借網紅、流量以及直播的效應,全國各地都涌現出不少“網紅縣長”。這種新的營銷模式不僅與電商興農的快速普及有關,也與對優質農產品的社會需求有關。
據了解,5月1日商河縣首次村播是阿里巴巴“村播計劃”的一部分。平臺搭建好了,但是陳曉東在尋找“賣點”的過程中也發現了問題。
陳曉東介紹,作為農業大縣,商河縣的農業優勢明顯,糧食、蔬菜等農副產品豐富。“但問題在于,有產品,無網貨。尤其是產品缺乏品牌打造,缺少相關質量認證,這需要下一步重點提高。”他強調。
“不僅網貨少,網貨中的爆款幾乎沒有。我們要真正提高產品的內在品質和包裝,到時候別說賣出商河,即使賣向世界也有希望。進一步說,網絡空間帶來的需求,反過來可以倒逼全縣農產品電商生態重塑、配套產業鏈轉型升級,無形中實現了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都是相輔相成的。”陳曉東說。
“之后不只是我,縣、鎮、村各級干部都要走進直播間,采用直播的方式為家鄉做代言,與主播一起,宣傳家鄉特色產品。”陳曉東說。
另外,商河縣開展“商河十大直播產品”評選活動,通過數據分析與市場調研,評選出適合參加淘寶直播的特色產品,“讓商河特色產品通過直播人賣出去”。
“我們打算培育孵化20種商河特色產品上線直播并實現銷售,打造爆款產品,加快全縣農特產品品牌創建與推廣,整合農產品供應鏈,創建商河直播品牌。”陳曉東對未來充滿希望。
齊魯晚報記者 陳偉 李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