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條連段子手都編不出來的新聞。買醉晚歸的小伙回家被妻子拒之門外,凌晨駕車街頭游蕩與一輛貨車相撞。不甘心私了的小伙突發靈感,捂著肚子搖搖晃晃走到路旁商店買來了兩瓶啤酒,對瓶吹了起來。后來?后來還有更離奇的情節。

車禍現場。 交警供圖車禍現場。 交警供圖

  這事真蹊蹺:

  車被撞買酒對瓶吹

  凌晨3點半,濟南市歷城區華龍路七里河路,一輛沿華龍路由西向北左轉的黑色轎車,與一輛由東向西直行的白色廂式小貨相撞。“咣”的一聲巨響,黑色轎車車頭損壞嚴重,安全氣囊彈出,廂式貨車車頭左側損傷。

  這是發生在3月25日凌晨的一起普通交通事故。監控視頻顯示,事故發生大約兩分鐘后,黑色轎車的駕車小伙走下了車。吊詭的是,事故發生了,小伙卻并沒有報警,也沒有留下來跟對方駕駛人協商解決,而是一手捂著肚子,一手拿著手機,邊打電話邊搖搖晃晃走向了路口的超市。

  3分鐘后,小伙走出超市,手拿兩瓶啤酒,出人意料地坐在超市門前臺階上對瓶吹了起來,一直喝完了才回到車禍現場。

  此時,接到報警的歷城交警大隊民警易西煜,黑色轎車駕車小伙陳某的父母家人都已聞訊趕來。貨車駕駛人張某舉報陳某酒駕,陳某及其家人則堅決否認,甚至不惜拿陳某去年曾經酒駕被查的事實出來佐證,說陳某知道酒駕的危害,一定不會酒駕,陳某甚至一度反指張某才是酒駕。

  到底誰是真酒駕?那就讓儀器來說話吧。易西煜對陳、張二人進行了酒精呼氣檢測。陳某測試值達到163mg/100ml,達到了醉酒標準,張某則沒有檢測到酒精成分。

  如此說來,張某所言似乎更可信,但陳某堅持酒是事故后喝的,原因是被突發事故嚇蒙了,喝酒壓驚,“不信可以調監控”。

  張某卻再次指正稱陳某剛下車時身上就有酒味。一時之間,民警也難以分辨事情真相,于是帶陳張二人到交警隊進一步調查處理。

  現實版“段子”:

  通宵飲酒被妻鎖門外

  交警隊里,民警調取了事發路段監控視頻,事故發生后陳某的確曾下車買酒對瓶痛飲。

  陳某到底是事故發生后才喝的酒,還是現場買酒喝遮掩酒駕呢?根據經驗,易西煜傾向于認同張某的說法。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司法解釋,不管事故發生前陳某有沒有飲酒,民警都可以認定其行為屬于酒駕,但為了調查事情完整經過,他還是對陳某進行了長達數小時的詢問。最終,陳某心理防線崩潰,交代了實情。

  原來,事發當晚,陳某和朋友應酬去飯店喝酒,之后又去了KTV唱歌,等回到家時已是凌晨,卻被妻子鎖在臥室外。陳某與妻子爭吵后摔門而出,獨自駕車在街頭游蕩發生了事故,下車看到損壞的車,陳某心疼得氣不打一處來,當時就拒絕了張某私了的提議。

  拒絕私了后,陳某才突然意識到自己是酒駕,陳某很快想到了主意,手捂肚子去買了兩瓶啤酒喝下肚。陳某辯解酒是事故后喝的,為的是“壓驚”。

  事情還沒完:貨車司機也“攤事了”

  民警回過頭來處理事故,不想發現事兒還沒完。按照流程,易西煜在事故現場就曾要求張某出示相關證件,張某借口未攜帶未予出示。而且張某在現場表現得正氣凜然,堅持指正陳某酒駕,說到激動處不時用手猛拍頭部、前擋風玻璃,摔打車門等等。

  到了交警隊,易西煜繼續核查張某身份,要求其出示身份證或者是身份證號。這時的張某沒有了現場的激動表現,反而顯得有些緊張,吞吞吐吐地說出了一個身份證號。見此情形,民警直接請出了人臉識別系統神器。經辨別,張某此前報出的身份證號是其弟弟的,他本人竟然沒有駕駛資格,屬于無證駕駛。

  原來,張某負責為飯店運送海鮮。由于這項工作多是在凌晨進行,雖然沒有駕駛證,張某還是冒險上路以為不會遇上交警。沒想到意外發生了事故,為了掩蓋無證事實,張某主動提出私了但被陳某一口回絕。

  目前,陳某的血檢結果已經出來,其血液酒精含量達到131.6mg/100ml,屬于醉酒駕駛,面臨吊銷駕照、5年內不能重新考取的處罰,同時還將被追究刑事責任,面臨半年以內拘役的處罰;張某因為無證駕駛也面臨15日以內行政拘留的處罰。對于事故,民警已經做出責任認定,認定轎車司機陳某承擔事故的主要責任,貨車司機張某承擔次要責任。

  (齊魯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