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解讀我省《山東省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實施方案》。《方案》明確,從2019年5月1日起,我省統一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包括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下調至16%。這是我省自2010年以來第9次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將較大幅度減輕企業繳費負擔。
齊魯晚報記者 周國芳 王小涵
通訊員 范粟 孫棟
繳費比例降低
促進更多人員參保
根據《方案》,自2019年5月1日起,降低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包括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以下簡稱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其中,企業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由18%降至16%,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由20%降至16%。
降低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是否影響退休人員的待遇水平?省財政廳副廳長孫慶國表示,實施降費政策,長期來看有利于促進更多人員參保繳費。且截至2018年底,全省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2300多億元,有能力保障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根據現行養老金計發辦法,養老待遇與單位繳費比例不掛鉤。今年,我省將按照國家統一部署,繼續上調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讓廣大退休人員的“錢包”更鼓、養老保障更加殷實。
調整平均工資口徑
小微企業將受益
過去,我省將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的平均工資作為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即“小口徑平均工資”。根據《方案》,2019年1月1日起,將城鎮非私營單位和私營單位人員的平均工資加權計算,作為“全口徑平均工資”,核定個人繳費基數的上下限。這種做法既能更合理地反映參保人員的實際工資水平,對于符合按下限繳費條件的職工,又能夠減輕其繳費負擔,相關企業也將因此而降低繳費成本,特別是部分小微企業或勞動密集型企業受益將更加明顯。
據了解,根據《方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稅務、財政、醫保部門要抓緊推進信息共享平臺建設等各項工作,切實加強信息共享,確保征收工作有序銜接。妥善處理好企業歷史欠費問題,在征收體制改革過程中不得自行對企業歷史欠費進行集中清繳,不得采取任何增加小微企業實際繳費負擔的做法,避免造成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同時,合理調整2019年社保基金收入預算。
社會保險減負171億元
降費率成效更加明顯
在加快推進企業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方面,《方案》明確,結合降低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調整社保繳費基數政策等措施,在統一全省養老保險制度和主要政策的基礎上,2019年年底前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省級統收統支制度。按照國家要求,2019年將各市上解中央調劑基金的比例由3%提高至3.5%。
此外,穩步推進社保費征收體制改革。征收體制改革到位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企業職工其他險種繳費,除醫療保險、生育保險交由醫療保障部門征收外,其他險種暫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繼續征收,穩定繳費方式。機關事業單位社保費和城鄉居民社保費征管職責如期劃轉至稅務部門。
省人社廳副廳長房波介紹,此次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是長期性制度安排,且不設條件、不限范圍,各類用人單位特別是民營企業、小微企業都能從降費率中得到實惠。據測算,2019年我省將為企業減輕社會保險繳費負擔171億元左右,其中減輕企業養老保險繳費負擔86億元,減輕企業失業、工傷保險繳費負擔85億元。隨著工資水平提高,降費率的減負成效將更加明顯。
來源: 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