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濰坊4月30日訊 4月30日 ,記者從濰坊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自去年以來,濰坊加快災后重建工作進度,農業生產及設施重建工作有序推進。記者了解到,2018年,臺風“溫比亞”帶來的強降水和大風天氣,共造成濰坊市27.02萬個大棚受損。其中,需整修加固大棚6.8萬個,其中昌樂縣0.3萬個、青州市2.68萬個、壽光市3.23萬個。經過各方共同努力,截至去年9月,全市6.8萬個大棚加固整修工作已全部完成。
在倒塌大棚重建工作上,全市需重建大棚3.05萬個,其中昌樂縣6559個、青州市5100個、安丘市339個、臨朐縣102個、壽光市18400個,截至2018年底,昌樂、青州、安丘、臨朐等4縣市需重建大棚已全部完成。截至目前,壽光市的重建工作也已全面完成。
在畜牧業生產及設施重建工作上,洪澇災害使臨朐、昌樂、青州、壽光畜牧業遭到重創,全市畜牧業受災養殖場戶1524個,因災死亡畜禽480萬頭只,直接經濟損失7.99億元,需恢復生產的養殖場戶1068個。截至2018年底,畜牧業生產及設施重建工作已全部完成。其中,完成清理修繕恢復生產958戶,完成原址重建恢復生產77戶,完成重新規劃恢復生產33戶。

在災后重建示范園區建設上,濰坊制定印發了《濰坊市企業建設大棚貸款和貼息辦法》,引導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建設高標準大棚,促進重建大棚設施的更新換代和上檔升級。在受災較重的壽光、昌樂、青州等縣市分別選擇1-2個村集體經濟基礎較好、黨支部戰斗力較強的村莊,建設重點園區,開展大棚升級改造、土地流轉、組建蔬菜專業合作社、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試點。其中,在昌樂縣寶都街道東西王村規劃建設占地500畝、51個鋼架結構拱棚,已有42個鋼架大拱棚、8個高溫棚建設完成,水電路修整完成,定植瓜菜已陸續上市;在青州市彌河鎮大官營村、東南營村,規劃建設占地500畝的現代高效設施農業示范園。已建成高溫大棚9座、聯棟溫室1個、拱形日光溫室4座,全部投入使用;在壽光市洛城街道劉家堯河村、稻田鎮閣上村,規劃建設占地910畝的丹河(片區)蔬菜產業提標增效示范園,劉家堯河村已有27個大棚完成墻體建設, 24個大棚正在進行棚內支架安裝,稻田鎮閣上村部分已并入“中國蔬菜小鎮”項目,待項目規劃完成后,盡早開工建設。
據悉,濰坊將突出抓好災后重建示范園區建設,會同相關部門落實好災后重建貸款貼息政策,完善項目規劃、加強技術指導、提升園區水平、確保重建質量,突出產業特色、要素集聚、質量效益、輻射帶動,集中打造一批設施農業轉型升級引領區,標準農業、智慧農業、循環農業、三產融合示范區,鄉村產業振興樣板區。
責任編輯:鞏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