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17個《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山東省衛健委等五部門將于4月25日聯合舉辦《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啟動儀式暨集中宣傳咨詢日活動。

  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職業病病種不斷增加職業病病種不斷增加

  根據《職業病分類和目錄》,職業病可分為職業性塵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統疾病、職業性皮膚病、職業性眼病等共10類132種。隨著經濟的發展,職業病病種在不斷增加。

  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山東省職業病防治規劃(2017-2020年)》,2009-2015年,全省共報告職業病人8791例,呈逐年增長趨勢,其中塵肺病人7025例,占80%,居各類職業病之首。

  塵肺病是在職業活動中長期吸入生產性粉塵并在肺內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組織彌漫性纖維化為主的全身性疾病。各種金屬礦山及非金屬礦山的開采是產生粉塵最主要的行業,也是塵肺病危害最嚴重的行業。同時,機械制造業、金屬冶煉、建筑行業、筑路業、石棉開采、加工、紡織及相關制品行業等行業中的一些崗位也容易受到塵肺病的危害。

  塵肺病是完全可以預防的。我國針對防塵降塵制定了“革、水、密、風、護、管、教、查”八字方針,包括改革工藝過程、革新生產設備,濕式作業,密閉,抽風,除塵,接塵工人健康監護,個人防護和個人衛生,工人的防塵培訓,日常監督檢查。

  而對于工人自身,在選擇防塵口罩時應注意口罩的阻塵效率、適合性、佩戴舒適。當防塵口罩出現破損、斷裂和丟失(如鼻夾、鼻夾墊)以及明顯感覺呼吸阻力增加時,應及時更換。平時戴的棉紗口罩無法起到好的防塵效果。

  要注意預防職業性耳聾和職業中毒

  《山東省職業病防治規劃(2017-2020年)》中提到,目前山東職業病危害因素仍然較多,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企業達4.95萬家,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129萬多人,約占全部勞動者人數的1/4;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行業復雜,涉及煤炭、化工、冶金、建筑、建材、石油、電力、醫藥等。

  其中,過強或長時間的噪聲損傷聽力。職業性接觸可導致爆震性耳聾、職業性噪聲聾兩種。噪聲性耳聾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應用擴血管藥,營養神經藥及促進細胞代謝藥物可能有一定幫助,聽力損傷嚴重者可選配助聽器。

  為了預防噪聲性耳聾,長期生活在噪聲環境中的人應該特別注意保護自己的聽力,必要時應正確使用耳塞、耳罩等,合理安排工作時間及工間休息,消除聲源或盡可能降低噪聲強度。如果感覺有猶如蟬鳴的雙耳高調耳鳴時,這往往是耳聾開始的信號,要及時到醫院檢查,爭取早發現早處理,避免聽力進一步下降。

  同時,常見的職業中毒包括苯、鉛、甲醇、溶劑汽油、正己烷、二甲基甲酰胺、汞等。近年我國職業性苯中毒事故多發生在制鞋、箱包、玩具、電子、印刷、家具等行業,多由含苯的膠黏劑、清潔劑、油漆等引起。

  慢性苯中毒以造血系統損害為主要表現,中毒晚期可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和白血病。在行業改革生產工藝的同時,工人應戴防苯口罩或使用送風式面罩,并且定期體檢,重點檢查血液系統指標。

  單位不合規,勞動者可檢舉和控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相關規定,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按照規定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并將檢查結果書面告知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用人單位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應當給予適當崗位津貼;應當及時安排對疑似職業病病人進行診斷;在疑似職業病病人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醫學觀察期間的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用人單位應當安排職業病病人進行治療、康復和定期檢查;對不適宜繼續從事原工作的職業病病人,應當調離原崗位,并妥善安置;職業病病人變動工作單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變。

  職業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傷保險外,依照有關民事法律,尚有獲得賠償的權利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賠償要求。

  對違反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為,勞動者有權利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2018年,山東省強力推進職業病危害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將全省重點職業病監測范圍擴大到10種。在職業健康執法專項行動中,截至2018年10月底,全省共檢查企業22174家,發現問題42553項,共立案435起,罰款1063萬元,責令停產整頓企業18家,提請關閉企業8家。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陳曉麗 陳瑋

  (來源: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