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內一些高校的本科專業調整力度較大,引發熱議。專家分析,本科專業的停招、撤銷甚至增設,也與高等教育發展的內在規律有關系。一些熱門專業有可能會過剩,而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會對一些新興專業產生需求,這就要求高校隨時對專業建設發展進行動態的調整。

在我省很常見
近日,山大今年19個現有專業停止招生一事引發熱議。對于專業停招,很多考生和家長有誤解,直覺印象是“這個專業完了”,其實不然。雖然很多專業停招無法擺脫被撤銷的命運,但從今年山大的情況來看,19個專業中,除7個弱勢老化專業停招,另外12個專業中,有9個學科相近、碎片化、口徑過窄的專業被整合,3個老專業實現了更新換代。
省內專業的調整和優化力度較大的,還有山東師范大學。早在2018年4月26日,山東師范大學就下發《關于優化調整本科專業結構暫停部分本科專業招生的通知》,通知明確,為適應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要求,學校決定對20個本科專業、1個專業方向暫停招生。而從省內今年的專業撤銷名單中來看,山師今年沒有被撤銷的專業。
另外,山東藝術學院也進入專業調整期,去年開始專業方向數量從62個猛砍至50個, 精簡了那些不適應新時代發展,就業率低以及師資缺乏的藝術專業,學校把精力放在打造更有特色,更能服務社會的一些專業上。
根據山東大學的規劃,今年招生專業數量為95個,力爭經過三年改革與建設,將本科專業數量優化到90個以內,優化結構、提升品質,實現內涵發展和特色發展。
“專業開設要謹慎而為,專業停招也需要壯士斷腕的勇氣,尤其是學校要對一些爆款專業進行停招,體現了學校的辦學良心,”省內高校某招生人員告訴記者。高校調整專業,會事先對擬調整專業在校學生的培養工作做出妥善安排。專業停招以后,相同相近專業要進行取舍,同時對現有師資進行調整,學校也有巨大的工作量。
專業的增設與撤銷
也是自身的凈化與修復
專業設置包括專業新增、調整和撤銷。去年5月,山東省教育廳發布《關于做好2018年度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工作的通知》,要求對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出現辦學條件嚴重不足、教學質量低下,連續2年就業率較低的專業,除個別特殊專業外,應調減招生計劃直至停招。連續5年不招生的專業,應提出撤銷。
有些專業只是停招了,但如果停招期間整改不力,或許就會面臨被撤銷的命運。“今年停招,明年有可能復招,如果實在難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可能就會被撤銷,”省內高校的招生工作人員介紹。
根據山東省的要求,本科專業總數量在50個及以上的高校,應以調整優化專業結構為主要目標。所以,整體的大方向,要求高校重點設置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能體現學校優勢特色的、與社會需求結合度高的應用型本科專業。
調整專業名稱也按撤銷專業處理,必須確保原專業沒有在校生的情況下方可調整變更,并同時提出原專業撤銷申請。通過本版圖片對比可以發現,這些撤銷較多的專業點,往往也是過去某段時間的熱門專業。
專家分析,高校開設專業時追時髦也是常見現象,經過一段時間的大浪淘沙,高校會選擇撤銷供給過剩、本校缺乏優勢的專業,將資源投放到更合適的專業。
根據統計,整體而言,2018年普通高校共新增備案本科專業(1831所)、新增審批本科專業(241個)、調整學位授予門類或修業年限專業(40個)、撤銷本科專業(416個)。
整體來看,專業的增設與撤銷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常態,因為人才的培養需求本來就有一定的難以預測性和滯后性。大學的發展形式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產生變化,專業亦是如此。有的專業會隨著時代變化被“淘汰”,而有的專業則會成為高校發展新的寵兒,為推動高校發展注入新的血液。
“某種程度上說,很多專業的撤銷,也是之前高等教育外延式擴張帶來的‘后遺癥’。高等教育擴張在一定歷史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當前從外延式向內涵式發展轉變的過程中,需要學校對自身專業進行‘瘦身健體’,”業內專家分析。
高校專業經優勝劣汰
最終會趨于理性
自高校擴招以來,很多高校忽視自身情況,盲目追蹤所謂的“熱門”,開設新專業。但經過高等學校專業自身發展的優勝劣汰,加上國家“雙一流”建設目標提出之后,各個高校抓緊時間調整優化專業結構,一些非特色和弱勢專業,就會面臨著被調整的命運。但是不排除,趕時髦的現象將來不會存在,這是一個此消彼長的過程,最終會趨于理性。
調整的專業,一般都會經過各種途徑進行轉化,比如學科相近、碎片化、口徑過窄的專業會被整合,一些老專業會進行更新換代,如進行跨學科、跨專業的交叉培養,實在無法調整的弱勢老化專業,就會停招,甚至被撤銷。
省外高校的專業調整力度也很大,江西省主動砍掉200多個專業點,遼寧省撤銷不適應社會需要、就業質量低的專業點476個,山西省到2020年12月將“砍掉”大約200個專業。這種調整在綜合性大學表現尤為明顯,因為在高校擴張中,一些綜合高校為了求大求全,新增了許多“跟風”專業,比如浙江大學撤銷了10個專業,包括教育技術學、應用化學、電子商務等特色不明顯的專業,另外,一些特色較為明顯的院校,也開始剪掉“枝杈”,集中力量發展優勢專業。
今年,中國傳媒大學一下子撤銷了15個專業,算是撤銷專業高校中數量較多的,其中包括10個小語種專業,另外還有貿易經濟、公共事業管理、教育技術學、數學與應用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此外,電子科技大學也撤銷了8個專業。
責任編輯:me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