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生半年就被診斷為腦癱,3歲才勉強學會站立,8歲在媽媽的陪伴下開始就讀一年級……在青島市即墨區(qū),17歲的腦癱少年王建皓雖然身患殘疾,但他并未因此消沉,與此相反,他在老師的幫助下,慢慢地愛上了寫作,并被作家文學雜志社聘為特約作家。如今,在讀職專的王建皓還開辦了寫作公益講堂,義務輔導中小學生寫作,他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幫助更多人完成心中夢想。
文/片 齊魯晚報記者 宋祖鋒
出生半年查出腦癱母親自學按摩救兒
“我,是一個腦癱兒。當別人會爬的時候,我不會;當別人會走路的時候我不會;當別人會說話的時候,我不會;當別人在街上嬉戲的時候,我不能;當別人開始上學的時候,我不能。為什么?為什么?”這是即墨少年作家王建皓作品中的一段話,雖然字里行間透出對命運不公的抱怨,但生活中他并沒有被擊垮。
4月15日,王建皓利用周末時間,在家中給兩名中學生輔導作文寫作,雖然他的口齒表達不是很流暢,但交流起來沒有任何阻礙。王建皓面對他人的目光沒有拘謹和躲閃,反而愿意主動交流,自信、樂觀、開朗、堅強,是他留給記者的第一印象。
2001年8月,王建皓的降臨給全家人帶來了歡樂,但是在他6個月大的時候,家人發(fā)現(xiàn)他和別的孩子有些不一樣。 “別的孩子6個月大的時候都會坐了,但他不會。”王建皓的媽媽呂成香說,兒子在6個月大的時候坐立非常不穩(wěn),前傾后倒,家人覺得不對勁就帶去醫(yī)院檢查,竟被診斷為腦癱中的四肢癱。這個結(jié)果對于一家人來說無疑是個晴天霹靂。為了讓王建皓早日康復,家人帶著他四處求醫(yī),但是每次都帶著失望而歸。
我聽說按摩對腦癱兒的康復有好處,就決定在家給他做按摩治療。”呂成香說,四處求醫(yī)治病,家里欠了不少外債。為讓孩子早日學會站立、說話,她自學了康復按摩手法,每天在家不停地給孩子的口腔、臉部和四肢做按摩。“我堅信,孩子一定會好起來。”呂成香說。
在王建皓3歲多的時候,家人忽然發(fā)現(xiàn)王建皓扶著飯桌,吃力地用腳尖著地,勉勉強強地站了起來。 “我們一家人都哭了,也看到了希望。”呂成香說,此后,王建皓慢慢學會了走路、說話,雖然走路歪歪扭扭,說話有些口齒不清,但這也給一家人帶來很多欣慰。
初中寫的第一篇作文成了班里范文
到了8歲,同齡孩子都上二年級了,可王建皓依然在家。“媽媽,我想上學。”呂成香考慮再三決定送兒子去上學。學校在了解到王建皓的情況后,提出一個要求: “家長必須全程陪讀。”為了圓孩子的上學夢,呂成香毫不猶豫地作出了決定。
每天早上,呂成香都會將孩子送到教室,然后站在教室門外,等下課后再扶孩子去上廁所。回到家后,還要為孩子做按摩,一堅持就是六年。
上了初中,王建皓遇見了他寫作路上最重要的啟蒙老師—— — 語文老師張欣。 “班級第一次作文課,我看到他的作文感情真摯,流露自然。”張欣說,盡管王建皓身體殘疾,但是他自強自信,積極主動,學習非常刻苦,寫作方面也非常有天賦。為給王建皓樹立自信,張欣幫著指導修改的那篇作文,被當作范文在全班朗讀。
此后,王建皓逐漸喜歡上了寫作,并夢想成為一名作家。在張欣的輔導下,王建皓的寫作水平突飛猛進,作文一直被老師當作范文點評,多次參加作文比賽并獲獎。其中,2016年12月,在青島市第八屆“好書伴成長”中小學生讀書征文活動中榮獲初中組一等獎。初中畢業(yè)時,王建皓因各方面表現(xiàn)優(yōu)秀,被評為優(yōu)秀畢業(yè)生,并被作為勵志典型受到校長表揚。
要幫更多人圓夢百名學生跟他學寫作文
“別人能行,我也一樣能行。”王建皓自己知道,自己越努力,離自己的夢想就會越近。初中三年,王建皓的作品也多次在文學刊物上發(fā)表,2018年12月,年僅17歲的他成為作家文學雜志社的特約作家。
出于對寫作的喜愛,也為實現(xiàn)自我價值,2018年7月,王建皓申請了“追夢文學之家”公眾號,發(fā)表一些中小學生優(yōu)秀文學作品,近百名追夢文學的學生們追隨在他的左右。
在學生家長的強烈要求下,剛剛成為青島經(jīng)濟職業(yè)學校藥劑專業(yè)新生的王建皓,開辦了“追夢作文公益講堂”,在節(jié)假日義務輔導中小學生寫作。在他的輔導下,不少中小學生作文寫作水平提升很大。
“在我成長過程中,有許許多多好心人給我?guī)椭袁F(xiàn)在我也要去幫助別人,也能實現(xiàn)我的人生價值。”對于創(chuàng)辦公益課堂的初衷,王建皓這樣說。今年4月份,即墨賢德公益組織得知王建皓的情況后,免費為其提供公益講堂場所,幫助他實現(xiàn)公益夢。王建皓說“:我以后要將作文公益講堂一直辦下去,幫助更多人完成心中夢想。”
張欣說,王建皓身上蘊藏的能量超乎我們的想象,事實確實如此。去年,王建皓報名參加“我是演說家”演講活動,最終獲得了山東省冠軍,成為身邊人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