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4月11日訊(記者 張泰來 通訊員 于憲革)開車一旦發生事故,第一時間救人保護現場,這是基本常識,卻并非人人都會自覺遵守。11日,濟南市車管所公布了2019年首批被終生禁駕駕駛人員名單(不含萊蕪區、鋼城區)。截至2019年3月31日,共有10名駕駛人被終生禁駕(女性駕駛人1人),其中因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構成犯罪的有8人。
分析這10例交通事故發現,很多肇事司機選擇事故后逃之夭夭,卻忽略了猶如天羅地網般的監控探頭、治安卡口探頭加上商店、單位自行安裝的監控探頭等,最終被罰終生禁駕這一嚴厲處罰。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駕駛人發生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造成犯罪,或者飲酒后或者醉酒駕駛機動車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兩種情形時,會被終生禁駕。
在此次公布的終生禁駕名單里,年齡跨度也頗大。其中最年輕的24歲,最年長的56歲。在一般人印象中,年紀稍長一些的駕駛人,在面對事故時會更加冷靜且會做出更加恰當的行為。但事實并非如此,在本次終生禁駕人員名單里,駕齡在15年以上的共有三人。
“很多老司機兩三年不曾發生過交通事故,容易自信心爆棚,盲目相信甚至崇拜自己的駕駛技術。而發生交通事故后,自信心受到嚴重打擊,脆弱的心靈容易產生逃避心理,一走了之。”濟南市車管所民警分析道。
此外,終生禁駕人員名單里年齡在31-50歲的有6人,占比達60%,是此次終生禁駕人員的主要年齡段。民警分析,該年齡段駕駛人正處于“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壓力大,多數人事業正處于奮斗期或者即將到達巔峰,為逃避法律責任鋌而走險,最終走上犯罪道路。
除此之外,在被終生禁駕人員中,持有A、B類駕駛證的僅有1人,占總數的10%,同比減少23%左右。據民警介紹,該類駕駛人多數以駕車為謀生的重要手段,他們對這個“飯碗”也格外珍惜。同時,近年來,公安交通管理部門逐步加強對持有A、B類駕駛證的駕駛人的審驗和學習教育,不斷提高準入門檻,大大增強了他們的法律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