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您突然收到一封敲詐信件時,您會作何感想又將如何處置呢?這里,以濟南鐵路運輸檢察院公訴的一起敲詐勒索案件作為警示錄,并品味別樣的人生百態……
果斷報警
董事長收到“艷照”敲詐信
某一天的上午,北京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J正在翻閱傳達員送來的一疊報紙和信件。當他打開一封寫有“J董事長親收”的信件,一股怒火直撞胸口,信中夾帶著一張他本人和一名年輕女子在一起的裸體照片,稍一冷靜他毅然抓起電話報警。
公安機關刑偵人員的案頭放著一張A4紙打印出來的敲詐信和一張所謂“艷照”,幾名偵查員細細揣摩著、分析著,試圖在字里行間中尋找出蛛絲馬跡。敲詐信這樣寫道:我是某某私家偵探……你的一切情況已經被我們掌握……如不匯12萬元就將有關材料上交或者上網搞垮你。后果自負!
飛來橫“禍”
官員猶豫再三寄出去13萬
某日,官員G(男,58歲)坐在辦公桌旁上,一邊品著茶一邊翻看著收到的信件。自從他升任領導干部后,幾乎每月都收到幾封來信,其中有推銷保險的、有邀請出書的、還有拉贊助的……令他不厭其煩,但又怕遺漏了什么重要的事情,所以還得耐著性子一一識別、處理。
突然,一封自稱是“某某偵探社小王”的信件令G十分驚愕,讀罷頓覺有種巨大的恐慌瞬間襲來……還有一張自己和異性一起尋歡作樂的不雅照片更讓他方寸大亂。
G陷入極度的恐懼和焦慮之中,猶豫再三,他按照信中留的電話號碼打了過去,質問對方究竟是誰指使干的?一個南方口音的男子陰陽怪氣地說:想知道嗎?要想知道就必須再加1萬元。
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之后,G給那個“楊淑蘭”的賬號打了13萬元錢。隨后,G迫不及待地想打電話一問究竟,誰知電話那頭的人消失得無影無蹤……
花錢消災
吉林長春一局長寄去12萬
類似的事件仍在復制、上演,這次故事的發生地是遠在吉林省的長春市。
長春市某某局的H局長(男,54歲)手里也拿著一封敲詐信,每看一遍都令他心驚肉跳、惱怒不已,特別是那“后果自負”四個字,仿佛是一塊巨大的石頭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次日,一夜未眠的H局長神情恍惚、甚至茶飯不思,“不就是要錢嗎!”最終他把心一橫,按照信中要求到銀行匯了12萬元錢。“花錢買平安吧——”他搞不清幕后究竟是何方神圣?只是寄希望于對方講“誠信”、不要把他當成了“提款機”。
案件偵破
始作俑者是位25歲農民
濟南鐵路公安處刑警支隊經過偵查一舉偵破了這起敲詐勒索案件。始作俑者是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農民張某。25歲的張某整日無所事事,一次與人聊天時聽說利用PS技術合成淫穢照片敲詐領導能賺錢,于是他立即找來其舅舅匡某、堂叔黃某密謀,三人一拍即合。
鬼迷心竅的三人專門租了一間民房,買來了電腦和打印機……三人在網上搜索并下載了一些淫穢圖片和部分省市黨政機關和國企領導干部的頭像,由張某用PS技術合成出所謂“艷照”,并煞費苦心地起草了敲詐信文稿。
黃某按照分工先后兩次乘火車來到濟南市,將100多封敲詐信投入火車站周圍的七、八個郵筒里,然后回家坐等“紅利”。果不其然,兩條“大魚”撞入網中——黃某的農行卡上突然匯來兩筆巨款,金額分別是13萬元和12萬元!
正當張某等人欣喜若狂、準備大干一場時,公安機關已對三人立案偵查,并將他們上網通緝。聽到風聲的他們預感不妙,匆匆將電腦和打印機賣給一個收廢品的便分頭逃竄了。
多行不義必自斃。已經逃亡10個月的張某在湖南省漣源市被當地公安機關抓獲,匡、黃二人在度過一兩年提心吊膽、東躲西藏的日子后也相繼落入法網。
經過濟南鐵路運輸檢察院批捕和起訴,濟南鐵路運輸法院以敲詐勒索罪對三人做出判罰,該案的主犯張某被判處了有期徒刑6年。
(生活日報記者 李培樂 通訊員 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