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于3月11日10時30分在梅地亞中心新聞發布廳舉行記者會,邀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張茅、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焦紅就“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澎湃新聞記者提問:我的問題關于校園食品安全。這個問題也是社會關注焦點,對此我們有哪些相關舉措嚴防嚴控嚴管校園食品安全風險?另外,還有一個問題想追加給張茅局長,您曾經說過“天下無假”這個目標是一個很難實現的目標,近些年來我們也關注到,有很多平臺,比如公益組織和電商平臺機構,都在通過科技治理的方式去推動假貨的科技監測。想問,對于咱們之后“天下少假”的目標是否有一些幫助呢?
張茅表示,首先食品安全關系到人民的身體健康,我們必須給予高度的重視,要通過我們的工作,確保讓人民群眾放心滿意。那么當前食品安全當中確實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比如說農獸藥殘留超標準、微生物和重金屬的污染添加劑使用不規范,是假售假時有發生,環境污染對食品安全影響也逐漸顯現。黨中央國務院也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市場監管總局成立以來,就把這項工作作為我們的重中之重。
張茅說,比如說我們現在的餐飲業,大家都知道我們提倡明廚亮灶,去年年達到了20%。今年我們要再提高到30%以上,爭取做到餐飲行業有1/3達到了明廚亮灶。我們在校園食品安全中已經達到50%,今年我們準備超出70%的目標。
此外,對于食品安全還要實行最嚴厲的處罰,包括巨額懲罰制度,巨額補償制度、重獎舉報人制度。要依法加大提高違法的成本,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要堅持最嚴肅的問責,嚴格落實中央作出的新的規定,如地方黨政領導干部食品安全責任制的規定,進一步壓實地方政府的責任。
張茅還表示,市場監管總局要加強對食品安全的指導督查和協調。過去我在多個場合說過打假的問題,假冒偽劣產品嚴重侵害群眾利益,擾亂市場秩序,必須重點整治。去年我們處理的假冒偽劣產品案件129萬件,應該說打擊的力度還是比較大的。我們當前和今后要做的工作,一個是要突出重點,把群眾最關心危害最大的食品藥品、兒童用品、老年用品這些重點領域。再一個就是要進行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我上次在部長通道也講到就是要依法全部銷毀。
張茅說,過去我們有個觀念,糾正假冒不偽劣,這個得糾正,假冒就是侵犯了知識產權,也要嚴厲打擊,要大幅度提高違法成本,使弄虛作假者傾家蕩產。
要使造假者公開曝光,在陽光之下無處藏身。當然同時還要加強企業的自律,形成社會的信用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