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邀請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永富就“攻堅克難—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記者會上,劉永富介紹,我國貧困人口從2012年的9899萬人減少到2018年的1660萬人,6年時間減少了8000多萬人,連續6年平均每年減貧1300多萬人。從貧困縣來說,有832個貧困縣,2016年摘帽28個縣,2017年摘帽125個縣,2018年將要摘帽280個縣左右。目前各省市正在進行評估。
對于今年的脫貧任務,劉永富表示,今年再減少貧困人口1000萬人以上,再摘帽300個縣左右。
有記者提問,技術扶貧尤其是發揮“互聯網+”的作用,助推脫貧攻堅戰有何安排?對此,劉永富回答,目前中國扶貧志愿服務促進會建了一個社會扶貧網,現在注冊人數4000多萬人,貧困人口有什么需求,經過管理員發布,在網上實現對接。到目前為止,快兩年時間,發布了400多萬個需求,對接成功300多萬個。
“下一步,準備把貧困地區的名特優、綠色有機產品,比如說青藏高原的青稞、牦牛,南疆的大棗、核桃賣到城里去,通過電商壓縮中間環節。”劉永富說。
還有記者針對易地扶貧新環境就業問題進行提問,劉永富表示,搬遷有計劃,包括因地制宜地發展產業、培訓務工。但無論是出去務工或就地發展產業都有個過程。
對記者提問的脫貧攻堅落實中存在的問題,劉永富也進行了說明。脫貧是有嚴格標準和程序的,脫貧攻堅要實行最嚴格的考核評估制度。他表示,貧困戶的脫貧,要做到2020年時收入達到4000塊錢左右,并且做到不愁吃、不愁穿,基本醫療、義務教育、住房安全有保障。貧困縣的退出,由縣里提出申請,市里初核,省里核查,核查完之后宣布,國家再去抽查,要抽查20%的縣,抽查不合格的要退回來。貧困戶也是要村里提出、本人認可。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特派記者 韓曉婉 陳瑋 李師勝 董昊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