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的路曾經是山東的一張名片,但現在這張名片卻有些落后了。7日問政問及的首個問題就是關于我省的高速公路道路狹窄,通行能力低,高速公路不高速的問題。
節目組播放了一段問政視頻:一名從濟南去往西安的大貨車司機出鏡介紹,這是一段大約900公里的路程,在山東境內要經過濟廣、日蘭兩段高速大約300公里的路段,無一例外,這300公里高速路全部為單向兩車道,一旦發生交通事故極易引發擁堵,“一堵就是三四個小時”。而到了河南境內的連霍高速,車道立即變成單向四車道,車道增加了一倍,車好走了,事故也相應減少,擁堵發生的幾率也大大降低。
在魯蘇交界處,江蘇收費站采取的一項人性化措施讓人稱道且有利于緩解擁堵。在江蘇,臨近收費站大約200米處均設有一面提示牌:“如果待交費車輛排隊超過200米,收費站應當免費放行。”也就是說,如果等交費的車輛排隊排到了指示牌處,那么所有車輛均可以不用再交費,收費站會直接抬桿放行。
但是,根據記者的調查,就是這么一項人性化的舉措在魯蘇交界處運行卻遇到了麻煩。因為,山東沒有此項措施,山東這邊的高速運營方會找江蘇要這筆錢。
不光是高速公路,根據調查,高速公路的服務區也存在物品價格高、上廁所排隊、停車場管理混亂等問題。
江成:濟青高速改擴建工程七八月份竣工通車
對于上面高速服務區問題,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江成表示很痛心愧疚,“如坐針氈”,表示這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在于建設的標準和服務的規范沒有落到實處,這些問題的產生最根本的還在于管理問題,省內服務區跟先進的差距也在于服務和管理上。江成代表省交通運輸廳和山東高速集團、齊魯交通集團,承諾今年要完成全省142個服務區的改造工程。并且會對改造后的服務區搞一次回頭看,對標江蘇等地高標準服務區,一一對照差距,一一整改落實,在短時間內讓大家再進入服務區時,能感到服務質量上的明顯提升。
江成表示,高速公路車道狹窄的問題有歷史原因。以濟青高速為例,濟青高速公路90年代初建設的時候,設計每天的通行能力以小車計算是3萬輛次,后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車流量最多的路段已經達到到了4.5到5萬輛,嚴重超出道路設計通行能力,擁堵成了常態。所以目前,也正在對其進行改擴建工程施工。
“這次改擴建濟青高速的通行能力能夠提高到每天8到10萬輛,對于道路的通行效率能有一個根本上的改觀。我們預測,改擴建之前平均時速在濟青高速80公里,改造提升之后可以達到120公里。”江成說。
“那么濟青高速的改擴建工程什么時候能竣工呢?”主持人將問題拋給了江成,江成表示,今年的下半年,具體來說就是今年的七八月份,改擴建之后的濟青高速就將竣工通車。
明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將達7400公里
對于江成的回答,問政觀察員、省政府參事宋傳杰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對于服務區存在的問題,宋傳杰認為服務區的問題就是服務和利益的問題,但現在的服務區注重的重點不是服務而是利益,服務區被利益綁架了,人員車輛一上高速公路就成了“甕中肉”。那么,如果在硬件短時不能改的情況下,就應該在軟件方面進行提升,先把服務提升上去。
關于收費站排隊交費問題,宋傳杰用契約精神談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排隊交費導致擁堵就說明收費站設計有問題,說明高速公路在收費環節沒有把服務做好,這樣就應當按照江蘇的做法,按照契約精神,我服務不達標我就不收費。
江成介紹,目前圍繞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我省正在集中力量辦兩件事情。一個是加快建設的進程。今年在建的高速公路達到了27條,建設里程2384公里,到今年年底,高速公路的通車里程就由目前的6058公里提高到6400公里,明年達到7400公里,2025年達到8000公里以上;
另一個是持續不斷的擴通道,除了濟青高速擴容改造之外,現在京滬高速,京臺高速等主干道的山東段正在全線推進四改八的通道改進,相信經過三至五年年努力,山東省的高速公路一定能有大的提升,再塑山東路的形象。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