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政府部門辦事,不少人怕各部門之間來回跑,反復提交材料。

實際上,不少政府辦事事項之所以流程冗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部門間數據不互通,各辦各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信息孤島”。各自為政、條塊分割、煙囪林立、信息孤島,是困擾政務信息化的老大難問題。
在3月1日召開的省政府常務會議上,“數字山東2019行動”正式啟動,聚焦聚力做好“數字山東”大文章,提出山東將高標準建設數字政府,培育富有活力的數字經濟,構建智慧便民的數字社會。年底前,省級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不低于90%、市縣級不低于70%,企業和群眾到政府辦事提供的材料減少60%以上,省、市、縣各級100個高頻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

1。高標準打造數字政府
數字政府在數字山東中居于引領地位。為打造協同高效的數字政府,山東將推動政務服務數字化轉型,初步形成全省統一的政務服務支撐體系,年底前省級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不低于90%、市縣級不低于70%,企業和群眾到政府辦事提供的材料減少60%以上,省、市、縣各級100個高頻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同時,完善應用“愛山東”APP,年底前基本實現企業群眾辦事高頻事項“掌上查、掌上辦”。
3月1日,省政府常務會議原則通過《山東省數字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19-2022年)》,2019年底前,山東將實現電子政務外網鄉鎮全覆蓋,村居(社區)按需接入;2020年底前,全部政務服務事項納入平臺運行和管理,全面實現“一網通辦”,建成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系統并在建設領域率先應用,全面推行高速公路收費和停車收費的無感化、電子化。
2。培育富有活力的數字經濟
堅持“從數字中來,到實體中去”,山東將培育富有活力的數字經濟。根據部署,山東將打造數字農業樣板,利用大數據技術提升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水平,推動農業“新六產”快速發展,支持濰坊、臨沂、日照、菏澤等市打造“中國農產品電商之都”。推進智能制造升級,加快智能工廠、智能車間建設,大力發展智能制造裝備和產品,推進智能化、數字化技術及裝備深度應用,年內培育50家左右智能制造示范企業。引領智慧服務發展,大力推進數字技術與生產性服務業、生活性服務業融合滲透,不斷提高現代服務業智慧化水平。培育數字產業動能,加快推動大數據產業創新發展,進一步健全大數據產業鏈條,形成創新協同、布局合理、產業配套、科學有序的產業生態體系。發展智慧海洋產業,打造國際一流的智慧海洋高端裝備產業集群。加快數字園區建設,加快培育一批特色鮮明、優勢突出、輻射帶動性強的數字經濟園區和特色小鎮,引進和培養一批數字經濟領軍企業,打造數字經濟產業新高地。
3。構建智慧便民的數字社會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山東將構建智慧便民的數字社會。將圍繞平安山東、應急指揮、防災減災、生態治理、“互聯網+監管”、社會信用等領域,整合各類信息資源,推進構建一體化的社會治理體系,促進社會治理高效化、精準化。推動公共服務便捷化,在就業、社保、教育、文化、出行、健康等領域,建立數據應用模型,促進信息化創新成果與公共服務深度融合。推動城市管理智慧化,啟動新型智慧城市達標創優三年行動,推動新型智慧城市規劃與其他規劃“多規合一”,支持各市提升社保、醫療、教育、文化等民生領域智慧化應用,加強城市一體化運行監控和聯動指揮建設,加快省市兩級數據大廳建設,打造城市“智慧云腦”。推動基層建設普惠化,優化4G通信網絡,推進5G通信網絡商用,年底前每個設區市完成1個以上數字社區試點建設任務。

來源:新銳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