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德州市委、市政府支持企業發展的新思路、新措施、新政策不斷出臺,有力地支持了民營企業發展,營造了“政府創造環境、企業創造財富”的濃厚氛圍。
德州市常態化開展“進解促工作”,成立了28個市級幫扶工作組,市級領導帶領66個部門(單位)分包326家重點企業,有力的化解了民營企業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當好民營企業發展的“護航者”、“店小二”。
近年來,德州市大力實施“三航”培植計劃,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累計為“三航”企業提供金融服務169筆,金額43.72億元,有效地化解了這些企業的金融風險。
每年全市實施150個工業重點項目,開展新舊動能轉換工業重點技改項目銀企對接服務活動,編印《企業技術改造文件匯編》,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政策紅利不斷釋放,全市民營企業呈現健康快速發展態勢,質量效益穩步提升。

2018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3%,增速居全省第四位。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6.7%,增幅居全省第二位。2018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7.2%,利潤快速增長。全市工業稅收122.8億元,同比增長11.1%,連續24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2018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同比下降2.07元;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增速低于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5.9個百分點。
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山東省人民政府印發了《關于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了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35條具體舉措。德州市積極落實上級要求,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了德州市《關于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25條,著力破解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突出困難和問題,不斷優化發展環境,促進全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德州市工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明杰表示,為加快政策落實,工信局積極梳理中央、省、市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優惠政策,按照稅收政策、金融政策、人才政策等,逐一提取“干貨”匯編成冊,方便企業查詢;另外,通過新聞媒體、微信公眾號、手機報和“進解促”上門服務等多種方式,與民營企業進行對接,主動送政策上門,讓企業知曉政策、享受政策、利用政策,鼓勵企業在政策范圍內放開手腳、大膽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