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秦漢史研究領域的扛鼎人物,山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安作璋先生,于2019年2月20日晚病逝,享年九十三歲。

(資料圖)
山東師范大學相關人士向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證實了安作璋先生病逝的消息。安作璋先生家人告訴記者,安作璋先生2月20日晚10點30分因心臟病突發去世。

(資料圖)
安作璋生于1927年,山東曹縣人,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歷史學家。1951年齊魯大學文學院歷史系畢業。曾任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副會長、山東歷史學會副會長等職務。從事中國古代史、秦漢史、山東地方史、齊魯文化史、歷史文獻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創始人之一,被譽為秦漢史大家。代表性著作有《秦漢官制史稿》、《劉邦評傳》、《山東通史》等。中共“十三大”代表,山東省首批拔尖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首屆山東省社會科學突出貢獻獎獲得者。
據山東師范大學網站的相關介紹,安作璋是新中國成立后,最早從事秦漢史研究并取得卓越成就的著名史學家,是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創始人之一。
1947年中學畢業,安作璋以優異成績考入齊魯大學文學院歷史系,投入著名文史學家欒調甫、胡厚宣、張維華、朱東潤、莫東寅、韓連琪等先生門下,獲得了許多終身受益的教誨。
1954年2月20日、5月27日,短短3個月中,他的論文《西漢的西北屯墾》《論西漢農官的建置及其作用》就相繼發表在《光明日報》史學版上,這在當時史學界青年一代中是非常罕見的,產生了很好的反響。
1955年,安作璋的第一部史學著作《漢史初探》由學習生活出版社出版,1957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再版。當時,他年僅28歲。1959年,其另一部學術專著《兩漢與西域關系史》由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1979年齊魯書社再版。
曾有人問安先生:“一個歷史學家最主要的素質是什么?”他的回答是:“實事求是,秉筆直書。”求真求實、經世致用是中國史學的優良傳統。安作璋結合自己的治學經驗,對梁啟超的“史家四長”說進行了新的詮釋,尤其把史德擺在突出位置。
“我的一生非常簡單,可用六個字來概括,那就是讀書、教書、寫書。”在90歲接受采訪時,安作璋先生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