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晁明春
“今天降溫了,我家的暖氣卻不熱了。您看能聯系熱力公司來查一查嗎?”
“我是外地來濟南游玩的旅客,我想了解一下趵突泉公園的開關門時間。”
“您好!我打電話沒有問題要反映,就是想給你們拜個年,祝你們新年好!”
2月8日,大年初四,早8點一坐在工位上,今年剛滿19歲的濟南市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受理員張凌云就接到了一個個求助和拜年電話。
“如果說節日值班與平常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接起電話首先要問候一聲‘新年快樂’。”張凌云說。
除了替市民排憂,濟南12345市民服務熱線還承擔著為企業解難等多重任務。作為一條多功能公共服務熱線,它在優化省城營商環境、助推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熱線開通10多年來,共為民服務3800余萬件(次),被譽為“24小時不下班的服務型政府”。
據熱線帶班班長張建平介紹,目前熱線已實現電話、短信、市長信箱、微博、微信、手機APP六位一體24小時受理,日均為民服務量從最初的1千余件增長到2萬余件,高峰時3萬余件。其中,咨詢類問題占受理總量的59%左右,求助類問題占31%左右,建議類問題占6.2%左右,投訴類問題只占3.8%左右。
2016年12月,由濟南市12345市民服務熱線牽頭起草的《政府熱線服務規范》國家標準正式面向全國發布,這也是我國首個政府熱線服務國家標準。《濟南市12345市民服務熱線條例》于2018年9月1日正式施行,這也是全國首部專門針對市民服務熱線所立的地方性法規。
今年是張凌云參加工作后的第一個春節,除夕那晚正趕上她值夜班。“雖然說不能和父母一起守歲有點遺憾,但能在新春佳節期間為他人排憂解難,我仍然感覺很幸福。”與張凌云一樣,整個春節假期,12345市民服務熱線共有800多名工作人員輪班堅守在工作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