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央視“春晚”語言類節目,亮點紛呈,笑點頻現。聚焦當下熱點話題的作品就有潘長江和蔡明的《“兒子”來了》,開心麻花團隊的《占位子》,孫濤、林永健和句號的《演戲給你看》。其中《演戲給你看》,讓筆者眼前一亮,最覺生動自然。

  小品將社會現實話題搬到了“春晚”舞臺,講述了一場因村主任“精心”安排迎接檢查而引發的鬧劇。小品里有兩種“演戲”:一是村主任為了給自己歌功頌德,讓村民演戲給上級領導看。為了增強真實性,村主任不僅指派村民當“演員”,還提前準備好“不是人話”的臺詞;另一個是上級檢查組領導隱藏身份,扮演村民來“演戲”,目的是發現該村真實問題。小品用劇本角色沖突,抨擊某些基層干部在應對檢查時弄虛作假,將他們欺下瞞上的丑態刻畫得淋漓盡致。

  三位“春晚”常客聯手為觀眾奉獻了一出針砭時弊的好戲。《演戲給你看》播出后,不僅觀眾熱議“非常現實,反映了基層作風問題”,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也為它發文點贊。文章認為“節目之所以受到普遍點贊,不僅因為演員用精彩的表演帶來歡聲笑語,更在于其內容聚焦群眾痛點難點焦點”。

  好的作品離不開演員過硬的演技發揮。演員孫濤從1995年表演小品《糾察》開始,一共上過14次“春晚”,是舞臺上不折不扣的“老熟人”。他演過片警、保安、工人,始終以“小人物”形象活躍在舞臺上。林永健也上過11次春晚,多次和黃宏、鞏漢林合作,留下了不少經典小品。

  好的作品更離不開過硬的劇本。甚至可以說,過硬的小品劇本,是演員能夠“點石成金”的保障。這在孫濤身上表現得尤其明顯。

  2018年,孫濤率團隊參加綜藝節目《歡樂喜劇人》。作為觀眾熟悉的“春晚”常青樹,孫濤卻除了偶爾有閃光外,基本表現平平,無法和幾對熱門喜劇人抗衡。賈冰團隊在舞臺上“笑果突出”,引得觀眾熱議追捧;而孫濤團隊“黯然失色”,連續好幾期都是涉險過關。最終,孫濤為籌備“春晚”節目選擇退出。但有人指出,按照孫濤的表現,接下來的比賽即使不退出,也會被淘汰。

  孫濤和賈冰兩支團隊的差距,除了表演形式和理念不同之外,劇本優劣更是重中之重。賈冰團隊劇本包袱多、笑料密、反轉快,動情而不煽情,表演效果常常出乎意料。

  好在這次孫濤遇到了一個好本子。《演戲給你看》的人物塑造和語言包袱,都很到位。語言包袱雖不驚人,喜劇效果卻出奇地好。比如,“村主任:不要緊,你說我干過的那些好事兒就行了!孫二愣:你干過好事嗎?村主任:我干過的話,還用你吹”。再如,“村主任:我要說它是馬,我看誰敢說它是驢……孫二愣:你就說它是你,我們也沒意見”,極具反諷喜劇效果。

  有了好本子的支持,孫濤表現得如魚得水,將那個有點兒傻、有點兒彪的孫二愣,詮釋得生動鮮活。

  作為“春晚”常客的孫濤,前幾年“春晚”作品總給人“意猶未盡”的感覺。雖然表演效果不錯,但難以深刻觸動人的心弦,離“佳作”還有一點距離。這次的《演戲給你看》打破了這種刻板印象,集觀賞藝術與啟發引導意義于一體,值得我們拍手叫好。

  筆者也希望,這種劇本過硬的佳作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好。

  (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