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下午,
有市民發現,
在泰安環山路萬吉橋北側,
泰山景區范圍內,
出現三只狐貍,一只疑似受傷。

為了對這三只狐貍以示區分,
我們(敷衍)認真地為它們取三個名字
↓
胖萌的小A

慵懶的小B

還有神秘的小C
?
(神秘到沒有照片)
21日上午8點半左右,
記者趕到環山路萬吉橋北側,
在一處水壩下面,看到了其中一只。
該只狐貍(小A)趴在一處巖石上,
精神有些慵懶,
看到有人靠近,并不驚慌害怕。

小A全身灰白色,身長六七十公分,
腳趾指甲尖細,走路不是很矯健。
不過,它曾跑到一處石塊下,
逮著一只黑色塑料袋,玩了一小會。

隨后,小A爬了起來,
抖擻抖擻精神,開始四處閑逛。
也許是餓了,它趴在水塘邊,
啃咬一處冰凍的黑色物塊。
不一會,
它又跑到沒有冰凍的水面開始喝水。
經過簡單幾次試探后,
小A近距離靠近記者,
似乎想討要吃的。

據路過該處的王先生介紹,
昨天下午5點半左右,
他路過這里,曾發現了三只狐貍,
小A只是其中的一只。
“它們在下面河溝,
一只趴在草窩里,
一只在山石上攀爬,
還有一只離得比較遠。”
王先生說,他看到的時候,
也有一只,疑似受傷,行動不便。
上午10點15分左右,
在萬吉橋北側不遠處的巖石上,
另外一只狐貍(小B)被找到。

據路過該處的王先生介紹,
它趴在巖石上,
記者靠近,才艱難地扭扭頭。
“這只估計快不行了,一點都沒精神。”
王先生和他的同伴說。
這是小B,趴在石頭上不太動

在等待期間,
記者發現一個鐵籠子,
疑似曾經用來圈養狐貍,
里面有喝水用的小水杯,以及動物的毛發。

上午10點左右,
經過記者聯系,
泰山景區森林公安民警到場,
由于沒有專業處置工具,
民警一直打電話聯系泰山景區農林部門,
希望能派人協調處理。

據一知情者介紹,
以前泰山上發現有野生動物,
或者人為養殖后丟棄的保護動物,
還可以送到虎山動物園寄養。
“現在虎山動物園已經關停,
這些動物送哪去就成了問題。”
上午11點半左右,泰山景區農林部門工作人員到場,協調北集坡一養殖戶及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相關人員往現場趕。
在此期間,一名林場工作人員憑經驗判斷,狐貍為人工養殖后丟棄的。“進入冬季,泰山上的食物很有限,野生狐貍的可能性不大,養殖的可能性比較大。”該工作人員說,野生狐貍比較精明,反應靈活,很難遇到。“這幾只一看,肥肥胖胖的,走路都走不穩,就是人工圈養的。”
下午1點左右,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養殖委員會毛皮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白承海趕到現場,經過其辨認,確定兩只狐貍均為藍狐(也稱北極狐),非野生保護動物。“這種藍狐被人當作寵物養,已經沒有了野性,也喪失了野外捕獵生存的能力,如果沒人管,等待它們的,只能是餓死。”
隨后,兩只藍狐被白承海的同事逮走。
泰山景區農林部門工作人員提醒,泰山景區不提倡隨意放生,更不能隨意丟棄,這不僅不利于放生(被丟棄)動物的生存,還有可能破壞當地生態環境。
“我們已經安排工作人員加大巡邏力度,查找另一只藍狐,同時,我們也會查看監控,尋找放生者,并讓其承擔相應責任。”
記者 張偉、果然視頻
來源: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