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令人扼腕的中學生墜樓事件

  這是8個月以來,一個城市發生的第4起中學生墜亡事件。我們記錄的是其中的一起。為保護受訪者隱私,文中人物為化名,地點也使用了化名。

  每當年輕的生命逝去,我們總會格外悲傷。就像說好要到來的春天,永遠停在冬天的滯悶與壓抑里。世界因此失去一種可能,母親因此失去一個世界。

  我們想紀念這個曾經鮮活的少年,卻不想止步于紀念。我們不想撕裂傷口,卻不得不一點點搜尋事實的拼圖。孩子主動放棄了生命,放棄好玩的游戲、可愛的朋友、夢想和家,究竟是因為什么。在他邁出悲劇性的那一步之前,是不是曾向我們發出求救的信號,我們卻沒接收到。

  在一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學習成績很重要,遵守紀律也很重要,然而這些都不會比感受青春重要,不會比健全健康的人格重要,更不會比生命重要。我們必須賦予教育者適當的批評懲戒權,我們也必須提醒孩子身邊所有的成年人,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擁有不一樣的生命底色和精神底線,不管是教他們,還是罰他們,都要慎之又慎。

  愿逝者安息,愿家人平靜。

  坐電梯40秒到11樓,步行19級臺階到天臺,翻過1米多高的天臺圍墻,李華16歲的生命停止了前行。

  2018年12月2日晚上,東部某省松華市警方接到報案稱,某小區發生墜樓事件。3日零時1分前后,轄區派出所趕到現場,確認事情發生在報案前約10分鐘。根據警方調查結果,墜亡者系自殺。

  又過了8小時,他的身份才被父母確認。

  這是8個月以來,松華市發生的第4起中學生墜亡事件。

  那天晚上11時左右,與往常一樣,松華中學高二男生李華和父母互道晚安,進入各自的房間休息。父親李長青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回憶,睡下之后,他和妻子沒聽到孩子從屋里出來。直到第二天早上,他們才發現孩子不在房間。

  距事發大約9小時以前,周日下午,李華在班級的階段性英語測試中,抄了同學的答案。班主任老師發現后批評了他,并要求他在第二天早自習后向全班同學檢討。

  根據氣象記錄,那天天氣不太好,多云、降溫、有霧霾。李長青表示,孩子從學校回到家以后,“狀態沒有任何異樣”。

  他的性格非常陽光

  “他的性格非常陽光。”李長青對記者回憶,李華經常被同學、朋友稱為“暖男”。李華的初中班主任告訴記者,聽到噩耗后第一反應是:“怎么會是這個孩子?”

  從照片來看,這個少年戴眼鏡、身材瘦高。他的父母都表示,兒子對電子產品和最新的科學技術感興趣。他愛買運動鞋,喜歡的新鞋會連著穿,每天自己擦洗。

  12月2日下午,李長青接到李華班主任姜老師的電話,說李華“犯了點錯”,請他去學校一趟。這是李華上高中以來第一次被請家長。李長青和妻子傅紅有些緊張。

  李長青記得,到學校后,班主任曾對他說“是小錯”,他不放心,去教室查看,看見李華在寫作業,“比較正常”。

  姜老師是在高二分科后開始擔任李華所在班級的班主任,剛4個月。他到班上把李華叫到教師辦公室。李華一進門,看見父親,就說自己“做錯了事情”。

  李長青對記者表示,隨著孩子長大,他很少再訓斥孩子,尤其是在公眾場合。他記得當時在教師辦公室告訴李華,學習是自己的事情,重要的是過程。李華回答說“知道,就是考試時間緊張,大家都這么做,我也就做了”。

  松華中學是松華市最好的中學之一。除了期中、期末考試外,學生還要面臨月考和各學科的階段性測驗。一名已經畢業的松華中學學生告訴記者,階段性測驗往往監考不嚴,不作弊“全憑自覺”。

  松華中學一位分管校長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松華中學相對寬松,學習壓力在全省中較小,也是省內極少數在高一高二階段不上晚自習的學校。

  一名學生向記者表示,學校執行校規并不嚴厲,對戀愛等情況有時“睜只眼閉只眼”,但考試作弊是“高壓線”,老師曾強調,一旦發現會交給學校處理。

  松華中學高一、高二的普通班周日下午需到校2小時。校長陸志遠稱,學生是“自愿到校”的。12月2日周日下午,學生參加的是“反饋練習”“學習檢測”,且該年級多數班級都參加了這個“小練習”。

  該省教育廳曾于2017年10月出臺“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的意見”,“嚴禁組織學生在節假日(含雙休日和寒暑假)集體上課,或以補差、提優等形式變相組織集體上課。高三年級學生根據國家規定,周六可在校答疑輔導,但不得收取任何費用。”

  松華市教育局曾在事發后向媒體表示,老師針對學生抄襲練習答案的行為,在家長在場的情況下,要求學生寫檢查做檢討,是一種正常的教育手段,當事教師的教育行為沒有違反上級相關規定,更沒有違反國家法律的禁止性規定。

  12月2日下午,在教師辦公室,李長青讓李華向班主任道歉,他記得班主任對李華說:“你怎么敢(作弊)……別跟我道歉,寫檢查,明天早自習后全班檢討。”李長青回憶,當時李華一直低著頭,雙眼瞇著。

  “這個懲罰可能不太合適。”李長青當時覺得。這位父親在當地另一所中學擔任語文老師,稱自己很少會用這種方式處罰學生。“可能老師就是嚇嚇學生。”他想,之后再單獨跟老師溝通,“當面提出(不妥)可能會影響老師的威信和批評教育的效果。” 

  李長青當時計劃,回到家里,在熟悉的環境和孩子再聊一聊,如果孩子意見很大,還可以和老師說。

  從教師辦公室出來后,李華回到教室收拾書包,李長青沒有跟去,“想給孩子一點空間”。回家路上,他試圖尋找孩子的蹤影,但沒有看見。到家后,他發現李華先到了,在房間看書。

  “本想和他談談這事,但他狀態沒有任何異樣。”李長青回憶,孩子以前鬧情緒的時候,總會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不吃飯,也不準父母進去。

  吃過晚飯后,李長青試圖聊起這件事,李華只說“我寫作業去了,講這個煩不煩”。李長青覺得,孩子可能不想父母再過問,便決定“冷處理,讓他自己面對”。這位父親稱,自己做好了打算,如果孩子第二天早上拒絕當堂檢討,他就再去學校一趟。

  那天,李華吃完飯后就回屋寫作業了,照例讓母親輔導了半小時英語。洗漱完、收拾好書包就睡覺了。時間也和往常一樣,11點。傅紅還說,第二天要做年糕給李華吃。

  “都完成了嗎?”李長青記得睡覺之前他問兒子。

  “完成了。”李華回答。

  “檢討呢?”李長青追問。

  “是多么高規格的事情嗎?”根據他父親的回憶,李華反問了一句,便回房間了。

  離開家以前,李華寫完了那張檢討

  松華中學要求學生早上6點15分到校上早自習,在父母的記憶中,李華很少需要被叫醒,總是早上5點多就起床。“男孩子應該自立”,李長青從李華三年級起,就讓他自己上下學,也盡可能讓他自己安排生活。

  那天早晨,他見孩子許久不出來,才打開房門,發現里面沒人。他摸了摸床鋪,觸感“冰涼”。見書包還在房間門口,夫妻倆就到儲藏室去找人。因為過去李華心情不好的時候,喜歡躲在那里。這對父母當時猜想,孩子可能在儲藏室睡著了。

  儲藏室也沒有人,他們到小區里繼續尋找。在小區內一棟11層樓下,傅紅看見了李華的一只鞋子。

  這位母親當時“心就一揪”,剛剛過去的夜晚下雨了,“就算跑掉了鞋子也應該撿起來穿啊”。他們想去物業查看小區監控錄像,隨后被告知,“夜里有個小男孩跳樓自殺了”。

  之后幾天的事,這對夫妻表示自己記不太清了。他們一度不吃不喝,直到傅紅暈倒被送進醫院。與學校、當地教育部門最初的溝通也是由親戚代為進行的。

  事情發生后,學校請心理教師給李華所在的班級同學做了心理疏導,但暫時沒有和其他班級直接講到這件事。分管校長通過電視對高二年級同學說“發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希望大家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李華的課桌被挪到教室最后排。

  多名松華中學不同年級的學生告訴記者,這件事情發生的當天就在同學間傳開了。今年4月、6月、11月,當地已經發生3起中學生墜亡事件,他們也都有所耳聞。

  “兒子為什么會走到這一步?”李長青和妻子一直在想。雖然妻子一直埋怨老師,但李長青選擇體諒班主任:“我也是做老師的,他(班主任)沒有惡意……肯定是家庭哪里出了問題。”

  根據這對父母的說法,他們的家被親戚朋友說成是“最溫暖的家庭”。李華會在母親身體不適時包攬家務,父親喝醉時,他會一遍遍倒水、遞毛巾,拿盆子去接嘔吐物。

  在李長青看來,李華不缺少挫折教育和生命教育,“性格堅強”,認定的事情會堅持做。讀初中時,他通過自己的努力顯著提高了學習成績。雖然讀高中后,李華與父母的交流減少了,但李長青覺得這對青春期男生來說很正常。一家人會在周末出門散步,什么話題都聊。

  李華的初中班主任回憶,李華的家庭氛圍“很民主”。初中時,李華話很多,也很有自己的想法。她還記得,那時老師們批評李華,他很快就“好了”,“又來和老師嘻嘻哈哈”。

  身為老師,李長青表示很少跟李華提自己教過的學生,“不能總拿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

  初中快畢業時,李華的成績是全校前10名。進入高中后,他的成績波動比較大,全班50人,他考過10多名,也考過40多名。

  “我們從來沒有要求孩子必須考多少名,只希望他少犯低級錯誤,把實力發揮出來。”李長青說,每次考完試后,他和妻子會和李華一起分析每門課的得失。

  根據這位父親的回憶,李華在中考前,曾參加松華中學創新班的選拔考試,結果沒有考上,中考成績也不理想。父子倆為這件事情有過激烈的沖突,李長青覺得孩子考多少分不重要,但不應該沒發揮出應有的水平,李華當時認為“父母只會講大道理”。

  進入高中后,李長青覺得,兒子的狀態逐漸好轉,“應該鼓勵為主,不再做成績上的要求”。他和妻子覺得,家里的教育一貫是“重過程”的,而兒子很認真、很努力。最近半年,是夫妻倆覺得孩子狀態最輕松、家里最溫馨的時光。

  李華的一名同班同學認為,李華性格特別開朗,事發前兩天還和他討論漫威公司的新電影。另一名從小學起就與李華做同學的學生告訴記者,每次見到李華,他總是笑著的。他們周末有時會一起吃飯,會談論最新的游戲、足球和籃球比賽的最新賽況。

  “是不是他把自己逼得太緊了,我們做家長的又沒能及時察覺。”李長青猜測,李華一直很希望用成績證明自己,有一次他數學考試考得很好,老師卻沒有像往常一樣在微信群里公布成績,李華忍了兩天才和父母嘀咕,“怎么這次考得好老師不說了”。

  李長青記得,中考失利1年后,李華才突然講起,“那兩個月就沒怎么學”。他覺得,可能直到那時,孩子心里才放下這件事情,要給父母一個交代,也讓自己面子上過得去。

  一周有5天半時間,李華要到學校上課。他每兩周去健身房一次,每個月都會和同學一起出去看電影。他喜歡《變形金剛》《鋼鐵俠》這樣的好萊塢大片。

  根據李長青夫婦的了解,李華班上的同學大多晚上12點以后才睡覺,但李華一般11點就睡了,他曾說,這樣才能保證上午的學習效率,“你看老師發視頻,我哪次早自習睡覺了?”

  李長青覺得李華很自律,每天放學回家,他會拿母親的手機看一看感興趣的新聞,半小時左右就會歸還手機。

  “是小時候體罰孩子給他心里留下了陰影?”“是因為那幾天的天氣不太好?”李長青一直在自問。

  確定的是,離開家以前,李華寫完了那張檢討,字跡潦草。

  對我們來說是滅頂之災

  李長青的家中,如今已經幾乎沒有李華生活過的痕跡——根據這家人遵守的傳統習俗,孩子用過的東西都燒掉了。李長青和妻子暫時沒有回家住,甚至連家所在的區域都不敢靠近。

  從前,這個16歲的少年會幫父母看導航、點外賣,組裝家用電器。如今,李長青和妻子出門吃飯,點的還是兒子愛吃的菜。夫妻倆近期去南京時,想起上次到火車站,一家三口還穿著定制的親子裝。

  李長青總會夢見兒子“遇到了很大困難”,他在夢里喊:“回來吧,有什么事情我們都能一起承擔。”他一直覺得,孩子不是真的想自殺,不然不會寫完作業、寫好檢討,還帶著家里的鑰匙出門。

  他懊悔對孩子的“正常”沒有任何警覺,“如果晚上他發泄出來,可能也就沒事了。”

  這是松華市今年發生的第4起中學生墜亡事件。第3起發生在李華墜亡6天前,11月26日。當地的家長微信群曾轉發這條信息。

  李長青記得,自己也看到了那件事。他想起松華中學的學生間流傳著“省中教學樓,一跳解千愁”的順口溜,想和孩子聊一聊。但傅紅覺得這是“負能量”,怕影響孩子,還特意把手機里的信息刪掉了。爭論過后,夫妻倆決定不談論它。

  李長青說,那之后第二天,李華放學回家主動談起那件事,他從同學那里聽說了。飯桌上,這個話題沒有進行下去。每次回想起來,李長青都說很后悔當時沒有聊開。

  校長陸志遠告訴記者,姜老師教學能力強,在學生中聲譽不錯。前述松華中學畢業生告訴記者,姜老師算是“嚴師”,但在學生中口碑很好。

  陸志遠說,事發后,分管校長與李華的老師、好朋友聊過,他們都沒有發現李華有異常表現。

  據這位分管校長介紹,高一新生報到時,學校曾給每名學生一張“家庭學校共同教育協議”,上面寫明了學校的規章制度,第一條就包括不能作弊。學生和家長要簽名才能完成報到。他表示,學校規章制度中明確規定,如果學生考試作弊,會視嚴重程度進行口頭批評教育,乃至給出通報批評、開除學籍等處分。李華所在的年級曾有約20名學生因為在正式考試中作弊遭到處分。

  “每一次學生意外都深深刺痛我們的心,每一個孩子背后都有不同的成長背景、家庭教育、學習狀態和個性氣質,我們不回避責任,更要有教育擔當,也期盼全社會共同營造良好的教育生態。我們將在痛定思痛中深刻反思,優化教育管理和教學方式,進一步做好家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挫折教育等工作。”松華市教育局表示,對這次事件,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將盡最大誠意和家長溝通,實事求是、依法依規,共同從悲痛中走出來。

  向松華市教育局反映情況后,李長青曾得到一份口頭答復,稱學校補課不違規,教師的行為正常合理,不違規。

  但李長青認為,補課是“明顯的違規”,且規章制度中的懲罰方式不合理,“這個年紀的男生是自尊心很強的時候”,他覺得,讓孩子當眾念檢討太傷自尊,通報批評、處分都沒有這個傷害大。

  “對普通人來說,這可能只是一個簡單的消息,但對我們來說是滅頂之災。”李長青說,他希望所有的父母、老師都能從自己的悲劇中吸取教訓,更關注孩子的身心發展狀況,在批評懲戒孩子的時候,更注意方式方法。

  李長青和傅紅回憶,李華對未來有很多想法。他想過學電子專業,但又覺得“那都是高精尖,很難的”,決定把它作為愛好。他想過學傳媒,也想過學醫,因為“(中國)鄉村很需要這個”。最近,他的計劃又變成了考軍校。

  父母記得李華說過,高考完就要去打工,大學期間也要勤工儉學。“其實只要能在社會上立足,有份工作就行了。”李華曾對父母說。

  2018年12月2日晚,這個男孩爬上了11層樓頂天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