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過去的2018年,是煙臺掀起新一輪改革發展的關鍵之年。

  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

  這一年,全市聚焦補齊制度供給不足的短板,加緊構筑以園區、企業、城建等九大重點領域改革為主體,以文化、教育、衛生等其他相關領域改革為補充的“9+N”改革制度框架體系,初步完成頂層設計任務,正全力推進落地落實,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呈現出全面發力、重點突破、蹄疾步穩、縱深推進的良好局面。

  聚力前行破堅冰,劈波斬浪勇向前,伴隨一項項改革舉措落地生根,一個個改革成果惠及人民,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成為煙臺經濟發展的鮮明標識,也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活力。

  明確課題

  聚焦九大重點領域深化改革

  改革,要有正確的方向。特別是作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三個核心區之一,煙臺“改革大船”持續向“深水區”挺進,必須進一步找準不足、看到短板,進而把航定向、直擊“要害”。

  深入排查梳理、摸清堵點痛點,年初煙臺便堅持問題導向,結合全省開展的“大學習、大調研、大改進”活動,制定了加強調查研究、提高調研實效的意見,明確了改革重點調研課題。7月,煙臺又組織開展以“站在新起點、抓住新機遇、實現新作為”為主題的解放思想大討論,力爭通過思想大解放推動改革再深入、實踐再創新,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提速、增質。

  打開思想“總開關”,吹響改革“集結號”,市委主要領導帶頭深入一線摸實情,分管副市長牽頭成立工作專班,市委改革辦和有關專項小組先后20余次組織赴外考察學習和開展市內集中調研,各級發放調查問卷向市民征求意見……在反復研討、集中“會診”的基礎上,煙臺梳理出一大批事關全局和長遠發展的戰略問題、影響和制約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問題、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各領域易發多發的傾向性和苗頭性問題,以及亟需解決的其他緊迫問題,分別建立改革“備選項目庫”,報市委深改組研究討論。

  本著統籌兼顧、先急后緩、梯次推進的原則,市委深改組最終確定在招商體制、企業、園區、市區規劃建設管理體制、“放管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運營管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財稅體制、金融等九大重點領域集中推出重大改革舉措,對文化、教育、衛生等其他相關改革事項實行一事一議,成熟一個推出一個,推動“9+N”改革體系不斷完善、持續深化。

  攻堅克難

  動真碰硬向體制障礙“開刀”

  改革是一場“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煙臺確定的九大重點領域改革,屬于難啃的“硬骨頭”,小打小鬧、和風細雨無法解決,必須真刀真槍、動真碰硬。為此,全市迎難而上,堅持走頂層設計路線,將九項工作壓實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身上,由領導親自領銜推進。

  招商引資是促進城市發展的關鍵要素。調查發現,煙臺盡管雙招雙引工作成效顯著,但仍存在內外資招商職能分散、各管一攤,市場化招商機制不健全等現象。今年5月煙臺大膽革新,將招商引資職能全部整合并入市投資促進局,實行內外資一體化招商體制,大大增強了工作效率和成效:在全省首屆儒商大會上,煙臺共簽約項目73個,總投資額3445億元、居全省首位;今年1-10月,全市引進省外項目總投資額居全省第二位。

  逐項明確改革的總體思路、目標要求、重點舉措和保障措施,煙臺在7月底接連出臺《關于加快省級以上園區改革發展的意見》和《關于深化市區規劃建設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創新性地開啟了改革“新希望”。

  以園區改革為例,這是全省力度最大、震動最大的一次改革,煙臺顛覆了傳統人事制度,下放園區干部選拔任用制,進行檔案封存和全員聘任制。同時,實行干部編內任職與崗位聘職相分離、干部人事檔案管理與合同聘用管理相分離的“雙軌運行”,對高層次人才實行特崗特薪、特職特聘,大大提高了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目前,開發區內設機構由原來的22個精簡到15個;高新區由原來的26個精簡到12個。

  此外,深化企業改革,煙臺鼓勵各類資本參與國企改革,同步推進集體企業、民營企業改革改制,并打破原有市級投融資公司運營機制,1-10月份,市管企業實現凈利潤189.1億元、上繳稅金95.9億元,分別增長23.7%、29.6%;深化市區規劃建設管理體制改革,實現市區“一張藍圖”規劃、“一個盤子”建設、 “一支隊伍”管理的目標……今年,全市八個專項小組共推出改革舉措238項,九大重點領域改革文件全部出臺實施,新爭取省級以上改革試點58項,累計達到269項。

  惠及民生

  “一次辦好”提速服務效能

  改革中的問題只能靠深化改革來解決。今年以來,煙臺全面落實上級部署,以打造審批事項少、辦事效率高、服務質量優、群眾獲得感強的發展環境為目標,全力推進“一次辦好”改革,努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以前辦理需要3至5天,現在一會兒就能完成,辦事效率真快。”7月,億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業務員徐春廷在萊州市政務服務中心,成功完成營業執照的全程電子化網上操作,當場領到電子執照,如此高的工作效率讓他感嘆不已。

  “此前辦理公司注銷業務,要在國稅、地稅之間來回跑,至少需要3—4周,而現在還用不上1天,真是便捷。”前幾天,剛到龍口市稅務局辦完業務的鴻淇商貿有限公司會計于英“點贊”說。

  群眾的切身感受,源于煙臺“一次辦好”改革的縱深推進。今年7月,煙臺在全省率先公布市級“一次辦好”事項清單1701項,14個縣市區公布本級事項清單1.5萬項,實現“一次辦好”全覆蓋。9月,煙臺又組織各級各部門對照“放管服”改革新舉措和省事項清單,進行動態調整。目前,市級層面調整事項363項,縣市區層面調整事項1255項,政務服務效率再“提速”。

  比發展就是比環境,抓發展就是抓環境。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煙臺還開展了10個專項行動,基本完成“3545”改革目標,即基本實現新開辦企業3個工作日內完成營業執照辦理、公章刻制、銀行開戶等事項,5個工作日內完成房屋交易、稅收繳納和轉移等不動產登記相關事項,45個工作日內完成立項到竣工驗收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同時,全力做好改革的“減法”,煙臺持續開展減證便民、落實稅費減免政策,共取消其他材料等模糊性字眼和兜底性條款91條,取消或停征收費項目2項、降低收費標準2項、調整征收政策5項,改革成果更直接惠及廣大群眾。(記者 姜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