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東海無人游輪在衢山島附近拋錨 接受檢驗檢疫

  12月18日凌晨,浙江舟山漁船在東海作業時,船員發現一條漂流在海上的無人游輪。據浙江海事局消息,這一客船由韓國拖往馬來西亞途中因拖輪主機故障、遭遇風浪后拖纜斷裂,被拖小型客船漂失。12月21日14時左右,該游輪被發現4天后,在舟山市衢山鎮鼠浪島附近拋錨。

無人游輪拋錨停靠,工作人員上船檢驗檢疫。     視頻截圖無人游輪拋錨停靠,工作人員上船檢驗檢疫。     視頻截圖

  游輪拖行過程中纜繩兩次斷裂

  新京報此前報道,12月18日凌晨浙江舟山漁民在作業時發現一艘游輪。在海上漂流多日后,12月21日新京報記者從現場了解到,當天上午9時左右,該游輪被漁政部門的船只接手拖行,向衢山錨地拖行靠岸,但在拖行過程中,纜繩曾發生兩次斷裂。

  最先發現的漁船是岱漁03158,船員吳其明說,當時有人進到游輪內發現里邊沒電、沒有照明設備,相當于漂在海上的一個大障礙物,如果有船遇到是十分危險。船上人員考慮到安全問題,決定將游輪拖回。

  但在拖行過程中也困難重重。因漁船馬力較小,未拖行船只時每小時速度能到11節,游輪體積約為漁船的兩倍,拖行游輪后速度只有3節。據吳其明介紹,拖行的游輪距離漁船約100米,19日海上風浪特別大,船搖擺得很厲害,很危險。“尤其是到航道那里,過往的船只特別多, 要一直溝通讓他們避讓,嚇壞我了。”

  此外,為了拖行這只游輪,漁船損失七八百張漁網。吳其明說,出于安全考慮,船上13個人七八十個小時沒合眼。

  船長王衛平說,漁船從12月1日出海,原本打算在2019年1月25日回到岸上。但因在18日凌晨遇到了這個游輪,報告有關部門后拖行折返。“整體考慮,為了拖行這只輪船回來我們損失了將近200萬元。”

無人游輪內部。     受訪者供圖無人游輪內部。     受訪者供圖

  公安、邊檢人員登船檢驗檢疫

  新京報記者在現場了解到,游輪共有三層,每層都有多個座椅,應為客輪。游輪外側有PORT KELANG文字,系馬來西亞的巴生港,游輪內的指示牌、說明等內容均為韓文。

  據漁船船員今日拍攝的視頻顯示,游輪內設施齊全。其中一層不少設施都被用苫蓋,地上有多個木頭架子雜亂堆放,看起來像在裝修期間。另一層整體較整潔,有多排座位。駕駛室內的文件整齊排放。整條游輪上的指示牌、說明等內容均為韓文。

  14時左右,被拖行的游輪已被拖至衢山鎮鼠浪島附近的海上錨地進行拋錨。公安、邊檢等工作人員登船檢驗檢疫。

  新京報記者從浙江海事局獲悉,浙江省海上搜救中心通過多渠道核實,該船為馬來西亞一家船公司從韓國購買的二手小型高速客船,在用拖輪由韓國拖往馬來西亞途中因拖輪主機故障、遭遇風浪后拖纜斷裂,該被拖的小型客船漂失。下步,相關部門將按有關規定妥善處理此事。

無人游輪內部。     受訪者供圖無人游輪內部。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