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宋師傅覺得這件事情很蹊蹺:明明存在問題,但很多人都說不知道。村民宋師傅覺得這件事情很蹊蹺:明明存在問題,但很多人都說不知道。

  要求打100米深灌溉井,實際只打了60米深

  宋師傅是周至縣終南鎮新村一組的村民,他常年帶著工人在國外打工,一年也就回來一兩次。今年10月份,他在家時聽說,村里前幾年打了幾口灌溉井,實際數字和上級要求的數字不符合,并且,深度也不夠,“要求的100米深,但只打了60米深。”

  “打井的資金都是上級補助的,”宋師傅認為,有關部門這樣做,有套取國家補助之嫌。

  12月20日上午,華商報記者前往終南鎮新村采訪,在一組看到了一眼灌溉井,井在一間房子里圍著,門口有電話,村民需要澆地時,可電話聯系。宋師傅說,井的深度不夠的話,對出水會有影響。

  新打6眼改造4眼,當年竟全部通過驗收

  該村一曾經擔任過組長的村民說,村里的灌溉井是2010年左右打的,當時村干部說是水務局給打,免費的,讓各個小組報計劃,幾個月后,井打好了,又說打超了,不免費了。

  宋師傅介紹說,當初打這些灌溉井之前,水務部門進行了招標,一家公司中標了,公司的法人代表是他們村的村民徐某,不知道徐某是怎么和村干部說的,后來10眼井只打了6眼,還有4眼是將村里原有的4眼井進行了改造。

  華商報記者輾轉了解到,即使這樣,驗收的時候,這10眼灌溉井還100%驗收通過了。

  20日上午,華商報記者聯系上而施工方的負責人徐某說,當初村里10眼灌溉井項目加上南渠村的水渠項目,一共是123萬,而灌溉井的項目款不到100萬,他都如期交工了,“宋師傅是因為和我有私人矛盾,才舉報的我。”

  管理部門承認深度不夠,具體原因說不清楚

  該村村委會主任說,自己上任時間不長,村里有多少眼灌溉井,他并不清楚。

  但該村村委會12月8日曾向周至縣有關部門出具了一個證明,在證明里,村委會稱:我村在2010年實施的省級小型農田水利補助資金項目時,因工程總投資群眾自籌部門收繳困難,無法到位,后經村干部及群眾代表商議,根據我村各組灌溉井設施現狀,決定在三組新打機井3眼,二、七、八組新打機井各1眼,對一組1眼、七組3眼先一年打的井按照群籌納入機井建設。

  村委會在證明里還稱,還根據工程建設要求,新建井房10座,埋設管道1579米,出水樁295個,配套潛水泵10個,工程已經運行了九年,一切正常。

  周至縣井泉渠管理站負責人稱,這是2009年的項目,當年,管理站作為發包人,和承包人陜西河海工程公司簽訂了周至縣井泉灌溉區節水改造工程施工合同,標的是123萬多元。的確打了6眼井,還有4眼是村上打的,折成了群籌款,后來也通過了驗收,一直使用至今。

  這名負責人也證實,當年要求的是100米深,但后來實際的深度只有60米,至于為什么會這樣?他稱,不是他手上的事情,他還不知道。

  水務局局長稱這樣的事很多,拒絕接受采訪

  華商報記者注意到,合同后面承包人的法定代表人一欄的簽名就是徐某。

  村里用國家資金打灌溉井,存在弄虛作假的行為,還通過了驗收?上午11時30分許,華商報記者前往周至縣水務局進一步求證并詢問原因時,該局局長王選良直接稱知道這事,但具體情況不了解,“下屬單位有幾十個,像這樣的事情有一千件,我不是每一件事都能管過來?”

  記者進一步詢問為什么不了解時,該局長稱,“我有權拒絕接受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