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基金是老百姓的“治病錢”、“救命錢”,但也成為一些不法分子眼中的“唐僧肉”,各類欺詐騙取醫療保障基金的行為時有發生。今天,全省打擊欺詐騙取醫療保障基金專項行動“回頭看”工作會議召開,在全省范圍內部署開展專項行動自查工作“回頭看”,重點打擊通過虛假宣傳、以體檢等名目誘導、騙取參保人員住院等五類行為。
據悉,11月初,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聯合省衛生健康委、省公安廳等部門印發通知,在全省范圍內啟動了打擊欺詐騙保專項行動。截至11月30日,我省約談整改了463家定點服務機構、暫停了146家的醫保服務,解除了22家的定點協議,追回了醫保基金61.61萬元,向司法機關移送了4名欺詐騙保人員。
11月14日,央視《焦點訪談》曝光了沈陽兩家醫院騙保案件后,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醫保局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大打擊欺詐騙取醫療保障基金行為力度的緊急通知》、《關于開展打擊欺詐騙取醫療保障基金專項行動自查工作回頭看的通知》,在全省范圍內部署開展專項行動自查工作“回頭看”,以查處欺詐騙保典型案例為重點,確保專項行動取得實效。
據省醫保局局長張寧波介紹,“回頭看”專項行動重點打擊五類違法行為,包括通過虛假宣傳、以體檢等名目誘導、騙取參保人員住院的行為;留存、盜刷、冒用參保人員社會保障卡的行為;虛構醫療服務、偽造醫療文書或票據的行為;虛記、多記藥品、診療項目、醫用耗材、醫療服務設施費用的行為;串換藥品、器械、診療項目等惡意騙取醫保基金的行為。
會議部署,各市、縣(市、區)人社部門要設立“回頭看”舉報投訴電話,“專項行動”期間的工作日、工作時間,舉報電話要有專人負責,及時接聽、詳細記錄舉報內容,廣泛收集案件線索、回應處理各類問題。建立舉報保密機制,確保舉報人相關信息不泄露,切實保障舉報人的合法權益。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建立舉報獎勵制度,鼓勵更多群眾積極舉報,構建打擊、懲處欺詐騙保行為的“天羅地網”。
會議要求,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重新梳理線索,發現問題后,堅決立案查處。進一步完善醫保協議管理,綜合運用協議處理與行政處罰手段,采取拒付費用、黃牌警告、終止協議等措施,加強對違法醫藥服務機構的約束。對于蓄意詐騙和套取醫保基金的行為,堅持“零容忍”,快查嚴懲,讓侵吞老百姓“救命錢”的違法犯罪分子,付出慘痛的代價。(記者 張春曉 李振 通訊員 黃亮)
山東省打擊欺詐騙取醫療保障基金專項
行動舉報投訴電話
濟南市0531-68966610
青島市0532-85751052、85781702
淄博市0533-3160851
棗莊市0632-3075051
東營市0546-6378792
煙臺市0535-6917076
濰坊市0536-8102808
濟寧市0537-2937937
泰安市0538-6993969
威海市0631-5198110
日照市0633-8866195、8866051
萊蕪市0634-6217178
臨沂市0539-8128186、8600780
德州市0534-2636571
聊城市0635-2189177
濱州市0543-3162593
菏澤市0530-5367176
山東省醫療保障局0531-81915896
(來源:新銳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