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樣的犬只適合做導盲犬?培訓一只導盲犬的成本有多高?導盲犬又是如何訓練的?現在導盲犬的數量究竟夠不夠用?針對這些問題,近日,記者采訪了東營陽光導盲犬培育中心以及山東省殘聯相關部門。
如有達標導盲犬
申請到交付不超倆月
2016年,東營市民商訓杰從報紙上偶然看到可以申領導盲犬,經東營市殘聯介紹,商訓杰在東營陽光導盲犬培育中心見到了導盲犬米可。經過訓導員的指導,商訓杰和米可十分合得來。培育中心隨即對商訓杰進行了深入了解,經核查,商訓杰十分適合申領導盲犬。就這樣,米可來到商訓杰家里,成為了其中一員。
“從開始申請到申領成功,沒超過兩個月。”商訓杰介紹,兩年的時間內,米可成為了商訓杰的眼睛。只要商訓杰一站起來,它就會立即俯在身邊。“我現在上下班、去超市等一些公共場所,米可都會陪我去。它非常理解我的舉動,也很聽話,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它都對我幫助很大,我非常慶幸有它在我身邊。”商訓杰說。
東營陽光導盲犬培育中心負責人吳雪輝介紹,只要基地有培育達標的導盲犬,從申請到交付,時間短的話一周,長的話兩個月。
山東省殘聯維權部部長王建忠表示,盲人在申請導盲犬時,可直接向培育中心申請。在申領方面,培訓基地是有一定自主權的。從分布來說,也會考慮17市均衡。
國內導盲犬大多是
拉布拉多和黃金獵犬
什么品種的狗適合做導盲犬?吳雪輝介紹,最常被訓練作導盲犬的品種有拉布拉多獵犬、黃金巡回獵犬和德國牧羊犬等。國內現使用犬種大多為拉布拉多獵犬與黃金獵犬,他們溫順聰明、安全穩定、體型適中,且無攻擊人的傾向。

據介紹,導盲犬的選種到訓練達標不光周期長,要求也十分嚴格苛刻。先是在指定的繁育基地選擇種犬生育幼犬,還要檢查基因和犬只的行為,看它有沒有攻擊人的傾向等。“由于導盲犬給盲人使用,關乎他們的生活、工作,乃至安全,所以在選種犬的時候,篩查十分嚴格。有的一窩都選不出一只合適的,有的在30只中才能選出一只。”吳雪輝介紹。
據介紹,在選出達標的幼犬后,會送往愛心志愿者家庭中寄養,寄養至一歲時,再送回培育基地進行專業訓練。在寄養過程中,基地的訓導員還會定期去寄養家庭回訪,以了解幼犬的生長情況、行為脾氣等。導盲犬的訓練過程漫長而又艱辛,訓練一只合格的導盲犬需要1-2年的時間,淘汰率達80%以上。培訓達標后,將免費交付給符合條件的盲人使用,服役期為8-10年。
“在導盲犬的服役期內,基地的訓導員平均每兩三個月會來我家進行回訪。”商訓杰告訴記者。據了解,服役期到5年時,導盲犬需回到基地進行復訓。“時間長了,導盲犬會忘記一些行為,這時候就需要進行復訓。”吳雪輝說。
培育導盲犬
需社會各界支持
據了解,東營市陽光導盲犬培育中心是全國第二家導盲犬培育基地,是國內為數不多為視障人士培訓合格導盲犬的公益性機構。每培育一只達到交付條件的導盲犬,包括犬只引進與防疫、飲食、訓導員及工作人員的工資發放、租金等,需花費15—20萬元。而導盲犬是無償給盲人使用,沒有任何收益。
根據國際導盲犬聯盟的評估,視障者與導盲犬的理想比例為100:1。“由于成本高、需求量大、社會接納度不夠等原因,導致導盲犬的數量遠遠不足,使用推廣也沒有保障,導致交付能力大大減弱。”吳雪輝說。
2016年12月,山東省人民政府印發的《山東省殘疾人殘疾人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鼓勵盲人使用導盲犬,加大對東營導盲犬培訓基地、嘉祥縣和臨沭縣的無障礙車間國家試點工作的扶持力度”。這些政策的出臺為導盲犬事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機遇。
“導盲犬事業需要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大力支持。”吳雪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