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
青島這三大重要片區規劃出爐!
快看是你家嗎?
青島政務網公示了
對紅島經濟區兩個片區和李滄區李村中心片區
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批復意見。
下面跟著小財
一起看詳細規劃吧~
↓↓↓
根據規劃,紅島北片區將打造成為紅島片區的綜合配套服務區,西片區則將打造為青島環灣型城市群的核心功能區、區域性現代服務業的重要承載區、通海融綠的灣區創新示范區。李滄區李村中心片區將充分利用軌道交通及城市主干道的交通優勢,拓展復合式立體商務辦公及產業空間。

紅島北片區
打造為紅島片區的綜合配套服務區
根據批復內容,紅島北片區規劃范圍北至紅島北界河、南至規劃經三路、東西至海岸線,總用地面積1182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設用地面積891平方公里,該區域將打造成為紅島片區的綜合配套服務區。批復要求,加快推進相關配套設施建設,按照控規確定的文化、教育、體育、醫療衛生、社會福利、公共綠地、市政、交通、環境、安全等各類配套設施內容,有序實施規劃建設,提升城市基礎設施承載力,確保公共服務配套滿足城市發展需要。未經同意,不得隨意取消、調整。

同時,完善道路交通體系,處理好與膠州灣高速公路(機場高速)復合交通廊道、華中路快速路等重要交通節點的交通組織,實現區內外交通有機銜接;結合用地豎向設計,處理好與地面設施、軌道交通、人防設施、地下市政綜合管廊的過渡與銜接,積極構建集商業、交通、人防等于一體的地下空間體系;做好濱海濱水地段、重要道路周邊等區域的城市設計,預留好公共開敞空間,加強對建筑空間布局、體量、高度及形態風格的控制與引導,打造更加富有活力、更加時尚美麗、更加獨具魅力的特色標志景觀和城市形象。同時,充分利用北界河自然生態本底,按照“城市雙修”和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優化提升現有水系及周邊范圍的綠化生態系統,打造藍綠交織生態環境體系。
紅島西片區
打造為青島環灣型城市群的核心功能區
根據批復內容,市政府原則同意《高新區西片區及鐵路紅島站周邊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規劃范圍北至膠州灣高速公路、南至膠州灣保護控制線、西至紅島經濟區龍海路、東至河套街道東南側界線,總用地面積15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設用地面積119平方公里。要求努力把該區域打造為青島環灣型城市群的核心功能區、區域性現代服務業的重要承載區、通海融綠的灣區創新示范區。

批復提出,按照控規確定的文化、教育、體育、醫療衛生、社會福利、公共綠地、市政、交通、環境、安全等各類配套設施內容,有序實施規劃建設,確保城市基礎設施承載力、公共服務配套滿足城市發展需要。加強對高等教育設施引進,形成人才教育集聚區,為人才培養、引進奠定基礎。同時,控制預留好交通設施用地,滿足交通發展需求。完善道路交通體系,處理好濟青高鐵紅島站、膠州灣高速公路(機場高速)復合交通廊道、地鐵站點周邊等重要交通節點交通組織,控制預留立交用地,進一步優化細化支路網系統,加快動靜態交通設施建設,實現區內外交通有機銜接,保障和提高城市交通運行效率。
批復還要求,該區域要注重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結合用地豎向設計,處理好與地面設施、軌道交通、人防設施、地下市政綜合管廊的過渡與銜接,積極構建集商業、交通、人防于一體的地下空間體系;做好濱海、濱水及商務核心地段、重要道路周邊等區域的城市設計,預留好公共開敞空間,加強對建筑空間布局、體量、高度及形態風格的控制與引導。同時,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充分利用濱海濕地、膠州灣海岸線生態本底,按照“城市雙修”和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優化提升現有水系及周邊范圍的綠化生態系統,打造藍綠交織生態環境系統。
李滄區李村中心片區
拓展復合式立體商務辦公及產業空間
李滄區李村中心片區規劃用地范圍東至青銀高速公路,西至重慶中路,南至李滄區界,北至金水路,總用地面積1441公頃。按照批復要求,該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要進一步提升區域功能。充分利用軌道交通及城市主干道的交通優勢,拓展復合式立體商務辦公及產業空間。挖掘李村大集、李村華人監獄等歷史文化資源,提升文化品質。切實落實規劃確定的各項公共服務設施、市政配套設施的位置和規模,改善李村老城區社會服務體系。

要完善交通路網體系,提升城市運行效率。預留黑龍江中路、重慶中路改造線位控制范圍,為城市主干道升級改造創造條件。完善李村商圈及其周邊路網體系,改善交通微循環,有序組織實施南嶗路、萬年泉路等道路打通工程。先行組織建設河南社區周邊規劃道路,處理好道路建設和項目開發建設時序。統籌做好軌道M3、M2號線站點周邊區域的交通設施建設,實現公共換乘的無縫銜接。
要深化完善市政基礎設施。盡快實施東李商圈、河南莊等變電站建設。統籌安排好青銀高速西側220kV架空線埋地敷設與周邊區域項目建設時序安排。切實做好海綿城市建設、防災減災工作,加強城市避難場所建設。注重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完善用地豎向設計。在東李商圈、虎山商務地塊等可改造項目實施中,充分做好地下空間利用與地面設施、地下軌道交通、市政綜合管廊的銜接。修復保護自然資源。優化完善棗兒山、河南莊山山體周邊的服務和交通設施,在保護好山體、河道等自然資源的前提下,引導有序利用,做到生態保護和市民休憩娛樂相得益彰。充分利用零星邊角用地,引導口袋公園等公共開放空間建設。
加強城市設計的引導。注重重慶中路、黑龍江中路、青銀高速公路等城市重要道路沿街界面及李村河、大村河沿河景觀和建筑形態設計。統籌做好李村商圈建筑環境綜合整治。深化用地兼容性和建設指標的彈性控制,確保規劃的可操作性和嚴肅性。控規批復后,原則上不得調整;若確需調整,需按控規調整程序依法開展工作。
來源:青島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