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千奇百怪的家庭作業,逢年過節各種手工,讓本來頭上就頂著“N座大山”的家長苦不堪言。萬萬沒想到,現在連作業也要家長批改了!10月11日,網曝江西吉安井岡山經開區學校幾名家長,因未批改作業被老師在家長群里點名批評:“昨晚賺了幾百萬?”“你這樣將來你的孩子和你一樣可悲!”

  針對家長是否應該批改作業,很多省份此前已經發布相關文件“叫停”。“教師不得要求家長糾正孩子作業錯誤,不得布置要求家長完成作業。”近日,陜西省教育廳發布《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在朋友圈里刷屏,得到不少家長的點贊,還有其他地方的網友表示“希望能全國推廣”。

  《法制晚報》記者梳理資料發現,此舉并非陜西省首創。目前至少已有七省份發布相關文件,叫停家長批改作業。

  事件 

  未批改作業被點名批評 “將來孩子和你一樣可悲” 

  10月11日,網曝江西吉安井岡山經開區學校幾名家長,因未批改作業被老師在家長群里點名批評:“昨晚賺了幾百萬?”“你這樣將來你的孩子和你一樣可悲!”根據曝光的聊天記錄,老師的意思是,學生作業應該先由家長批改,之后再交給老師檢查。為什么要家長批改,因為“只有批改了才有效果,批改了我們才知道孩子哪里沒有掌握,這樣才能更好地教學。”

  爆料人稱,被老師點名的親戚中有一位就是自己的家人,看著挺生氣的,但不敢直接去學校反映。

  爆料人認為應該由老師來批改作業,家長只是輔助性地去監督孩子完成作業,否則家長文化程度不是很高的孩子,難道就不要學習了嗎?

  她擔心,既然老師在群里公然說出“你孩子以后像你一樣可悲”這種話,那是不是會在孩子面前說“你以后像你爸媽一樣沒出息”這樣的話呢?真正讓爆料人決定網絡曝光的也是這個原因。

  井岡山經開區學校校長證實,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一事屬實,并就老師的不當言行向家長道歉。但校方稱,讓家長批改的目的是為了督促孩子完成作業,老師還會進行二次批改。

  現狀 

  批改加簽字成家長必修課 下班后還得幫孩子做作業 

  近年來,中小學老師布置的作業基本上處于一種檢驗的模式,家長批改+家長簽字,是大多數家長的“必修課”。有關該話題一直爭議不斷,部分家長表示,“小學生家長”這份工作苦不堪言。

  哈爾濱市民王先生的兒子才小學二年級,王先生就患上了微信群恐懼癥。因為每到下午放學時間,他就必須在微信群里收集各科老師布置的作業。而群里有幾十位家長,對話內容有數百條,他必須仔細翻看聊天內容,防止看漏作業。不僅如此,在兒子完成作業后,他還要檢查、批改、計算完成的正確率,最后才能簽名。

  “還有一些作業實際上是給我們家長布置的。”王先生說,有一次學校布置的作業是讓孩子回家講故事給家長聽,并要求家長把故事記下來。兒子講了十分鐘,家長可能要寫三四千字。如果沒有充分的空余時間,根本完不成,不可避免地牽扯了家長更多精力。

  記者在網絡論壇上發現,還有不少家長抱怨,有老師給孩子布置的手工作業、社會實踐作業等,孩子根本無法獨立完成。例如國慶節有學校布置了一項讓在家里舉行升國旗儀式的作業。有家長建議,不如改成讓孩子去看升國旗更好實施。

  另一位家長則在網上發帖稱,自己是“70后”,孩子上小學四年級,天天布置的作業要求家長批改簽字,而自己已經多年沒摸過書本,語文還能指導,數學和英語就十分吃力,實在有些強人所難。

  措施 

  陜西:叫停家長批改作業 鼓勵中小學設“無作業日” 

  日前,陜西省教育廳針對這一現象發布《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明確要求教師不得要求家長批改或糾正孩子作業錯誤,不得布置要求家長完成或代勞的作業。

  通知明確,教師不得超越課程標準、超越教學進度、超越學生能力布置集體性學生作業;在小學正常上學期間,鼓勵學校每周除雙休日外,有一天不布置作業。在初中正常上學期間,鼓勵學校每月除雙休日外,有一天不布置作業;鼓勵以家庭勞動、閱讀欣賞、體育活動、社會實踐等活動類作業替代書面作業。杜絕作業內容和形式“繁、難、偏、舊”,杜絕機械重復性作業,杜絕以增加作業量的方式懲罰學生,杜絕過度要求家長參與學生作業的完成與批改;教師不得要求家長批改教師布置的作業或糾正孩子的作業錯誤,不得布置要求家長完成或需要家長代勞的作業。

  義務教育學校要嚴格依據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組織安排教學活動,嚴格按照“零起點”正常教學,注重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不得隨意增減課時。教師布置作業要緊扣課程標準和教學進度,以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和掌握教學內容為目的,以課本所附作業題、課后練習為主要依據布置作業。

  學校要組織年級組、學科組,積極探索和創新有效方式,統籌管理,做好各學科每日作業量的平衡工作,根據《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合理控制書面作業總量。鼓勵以家庭勞動、閱讀欣賞、體育活動、社會實踐等活動類作業替代書面作業。

  該《通知》發布后,引來不少家長的點贊,“需要減負的不僅僅是孩子,還有家長。”另外還有其他地區的網友發帖表示,“強烈要求全國推行。”

  盤點 

  至少7省份叫停“家長批改作業” 

  此舉并非陜西省首創,早在2014年,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導室頒布《關于進一步規范義務教育階段教學行為的意見》,其中發出禁令:各校不得給學生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學生家長代為評改作業。

  2015年11月,廈門市提出,學校不能布置由家長完成的“家長作業”,不能要求家長自行打印作業。值得注意的是,廈門還將作業質量、批改、負擔等情況,納入教育督導中。對作業問題多、監管不力的學校要通報;對因作業布置不當產生不良影響的學校和個人,要按照有關規定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法制晚報》記者梳理資料發現,近年來,有多個地方對出臺規范作業管理的規定,例如成都、沈陽、石家莊、西安、長沙、鄭州、青島等七個省會城市;另外浙江、陜西、山東、遼寧、寧夏、江蘇、重慶等七省份均發布相關文件,要求教師不得給學生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學生家長代為評改作業。

  《山東省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專項行動實施方案》中,對學生作業的要求,明確提出:作業批改必須由教師完成,不得讓家長批改作業。

  此外,今年3月7日,湖北省教育廳廳長陶宏在湖北省教育系統全面履行三項職責工作推進會上指出,有的教師課前不備課,一個教案管若干年,課后不批改作業,甚至讓學生、家長批改作業,這種現象必須糾正。

  陶宏表示,湖北省將推行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建立教師個人信用記錄,完善誠信承諾和失信懲戒機制。

  專家 

  給家長布置作業異化了家校關系 

  在孩子的學習上,家庭和學校到底該如何分工與合作?山東師范學院教育學院教授周衛勇認為,家長不應當參與孩子的作業批改等學校教育范疇的工作。他說,在給孩子創造良好學習環境的同時,家長本身也應當通過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對孩子形成正面示范,從而推動孩子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自律意識。

  教育專家熊丙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學校給家長布置作業,超出了學校的辦學權、教育權范疇,也模糊了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界限,異化了家校的關系。

  熊丙奇說,孩子的成長,需要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配合,但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不能都圍著知識教育轉,家長要承擔的更多的是生活教育、生命教育、情感教育等,而不是把親子關系變成一種功利化的分數關系、成績關系,這也是對家庭教育職責的異化。

  另一方面,許多家長本身工作就很忙,而且也沒有受過相關的教育學訓練、心理學訓練等,缺乏指導孩子做作業、批改作業的能力,事實上也有很多家庭因為“陪孩子做作業”的問題而造成激烈的矛盾。而且,家長過度地干預孩子做作業的過程,也不利于培養孩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7省份規范作業要求 

  浙江 

  2016年1月11日

  《關于改進與加強中小學作業管理的指導意見》

  江蘇 

  2017年10月18日

  《關于進一步規范學校管理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意見》

  寧夏 

  2017年10月30日

  《關于進一步加強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作業管理的實施意見》

  重慶 

  2017年12月20日

  《關于加強中小學管理規范辦學行為的通知》

  遼寧 

  2018年1月11日

  《關于規范中小學校辦學行為和教師教育教學行為的意見》

  山東 

  2018年4月25日

  《山東省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專項行動實施方案》

  陜西 

  2018年9月30日

  《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