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圖解|2018年樓市已過上半場,房價哪里漲了哪里跌?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或許是個抓手。7月17日,統計局公布本年6月的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整理出2018上半年各月數據,帶你看看各地房價漲跌。

  在新建住宅方面,今年上半年房價環比上漲城市增多,環比下跌城市減少。其中,今年6月房價有63個城市環比上漲,有4個環比下跌,有3個環比持平。

  一線城市整體平穩,北京、上海、深圳新房價格小跌小漲更替,廣州在止跌后,5月、6月新房價格上漲較快,分別上漲1.8%、1.9%。部分二三四線城市增幅較大,以今年6月舉例,新房房價環比增幅最大的四個城市分別為海口(3.9%)、濟南(3.6%)、丹東(3.3%)、三亞(3.2%)。

  房價最大環比增幅出現在5月的丹東,為5.3%;房價最大環比跌幅出現在5月的福州,為1.1%。

  在二手住宅方面,今年上半年房價環比上漲城市增多,環比下跌城市減少。其中,今年6月房價有66個城市環比上漲,有3個環比下跌,有1個環比持平。

  一線城市出現分化,北京、上海二手房價格小幅下跌,廣州、深圳小幅上漲。部分二三四線城市增幅較大,以今年6月舉例,二手房房價環比增幅最大的四個城市分別為長春(2.0%)、海口(1.7%)、三亞(1.7%)、西安(1.6%)。

  房價最大環比增幅出現在4月的西安,為2.3%;房價最大環比跌幅出現在1月的廈門,為0.8%。

  部分下跌城市兩年前房價猛漲

  鑒于多地會出臺房地產調控的相關政策,對新房漲幅加以控制,諸如,福建省寧德市曾要求新房每年漲幅控制在6%以內,我們選擇二手房市場開展研究,整理出2016年至今70城二手房房價的環比增長率,帶你看看在更長的時間維度里,樓市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部分房價下跌的城市,曾經歷過房價猛漲。在2016年,這些城市的房價曾達到5%以上的環比漲幅,隨后漲速開始放緩,但依然可觀。2017年,房價環比漲幅開始接近零,零星出現房價負增長。拿上海舉例,在2016年,上海的房價環比增速最高曾達6.2%,“930”新政頒布之后,房價開始下跌;2017年經歷過一輪回調后,房價處于小漲小跌更替狀態;2018年上半年,上海房價幾乎每月下跌。

  部分房價上漲的城市,曾經歷過房價低迷。在2016年,這些城市曾出現房價下跌或漲幅很低的情況,隨后房價開始加速上漲,到2018年,一些城市的環比漲幅開始觸到2%的高位。拿烏魯木齊舉例,在2016年整年房價均處于下跌狀態,2017年后房價開始爬升,到2018年3月,烏魯木齊的房價環比漲幅達到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