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濟南歷下區綠景尚品小區66戶居民遭遇鬧心電梯。由于房屋設計的原因,從5月8日起,兩棟居民樓的六部電梯被監管部門責令停止使用。現在200多位居民進出只能爬樓梯,直呼受不了。更糾結的是,這事目前還沒有解決方案。

居民家的陽臺上,一扇木門后面便是直接入戶的電梯門。居民家的陽臺上,一扇木門后面便是直接入戶的電梯門。

  電梯突然停用,老人上下樓犯了難

  “都過去兩個星期了,怎么一點兒動靜都沒有?我家住在六樓,現在都不敢出門了。”最近,家住綠景尚品1號樓的蔡先生特別發愁,由于已經年過七旬,一聽說爬樓他就皺眉頭。

  居民陳勇告訴記者,小區電梯的事要從5月8日說起。當天上午兩個樓的居民出門時發現,電梯停用了,剛開始以為是暫時的檢修,結果晚上回家時發現電梯還停著,并從物業服務中心得知:電梯要停梯整改。

  面對突然的電梯停用,業主們有些莫名其妙,因為電梯標牌上每年都寫著“年檢合格”,這讓業主們不知所措,因為上下樓沒有電梯后,所有的生活將會被打亂,尤其是年邁的老人。

  “其實,剛開始說停梯時,我們還是可以理解的,特檢機構檢查后判定為不合格,這肯定有人家的道理,不會無緣無故就不讓用了,畢竟大家都是為了安全。但是后來得知,電梯設備本身沒事,是樓體電梯井的設計出問題了。”陳勇說

  5月29日,在陳勇的帶領下,記者來到利農莊路8號綠景尚品小區1號樓。他介紹說,這兩棟樓的電梯入口跟平常的電梯不太一樣,因為入口在地下一層,業主可以乘坐電梯直達室內陽臺。

  記者注意到,這種電梯設計可謂“真正的電梯入戶”。因為一般居民樓中,住戶需要乘坐電梯到達所在的樓層,出電梯后再打開住宅大門,這樣才算“入戶”。而綠景尚品的1號樓和2號樓的電梯,則是出電梯后,直接到達屋內的陽臺,一步到家。很多住戶為了安全,還在緊挨電梯門處安裝了一扇房門,可以說,這種在陽臺上開房門的設計,確實沒走尋常路。

  問題出在救援通道,以往年檢沒有這項

  記者了解到,綠景尚品小區共有十棟樓,電梯出問題的是最前面的1號樓和2號樓,均高七層。由于電梯井的位置設計不同,其余的八棟樓里,一棟沒有電梯,七棟電梯年檢合格,能夠正常使用。

  為什么歷年檢驗合格的電梯今年就不合格了呢?記者在小區物業公司的辦公室看到了一份《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指令書》。

  該指令書載明,在用六臺電梯經濟南市特檢院檢驗,檢驗結論為“不合格”……上述問題違反了《特種設備安全法》第四十條的規定,根據《特種安全法》第六十二條、第八十四條的規定,責令采取以下措施予以改正或者消除事故隱患:立即停止使用,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指令書上蓋有濟南市歷下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專用章。

  執法部門判定電梯必須停止使用的依據則是濟南市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于2月11日出具的《特種設備檢驗意見通知書》,該通知書上指出了“五個不符合”:救援通道不符合,緊急開鎖設置及功能不符合,救援操作不符合,通道設置不符合,自檢報告與現場實際不符合。

  山東凱瑞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綠景尚品服務中心經理南志民告訴記者,接到整改通知后,物業公司也犯了難。“這些電梯從2012年到2017年,年檢均為合格,今年年檢問題出在了‘應急救援試驗’上,而往年這項在檢驗報告里是沒有的。”南志民介紹說。

  針對“不合格”的原因,濟南市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工作人員解釋稱,該小區六部電梯不合格,是因為電梯缺乏救援通道,存在安全隱患,在2017年10月1日起實行的《電梯監督檢驗和定期檢驗規則-曳引與強制驅動電梯》TSG T7001—2009第2號修改單中,增加了“建筑物內的救援通道保持通暢,以便相關人員無阻礙地抵達實施緊急操作的位置和層站等處”,由于綠景尚品小區這6部電梯均設置在陽臺,出入必須經過私人住宅,因此不合格。

  記者發現,從外部看,電梯井的位置處于兩戶的陽臺之間,在房屋設計上,電梯沒有和步行梯在一起,一旦電梯遇到故障,救援就成了難題。“一般而言,電梯應急救援是在樓內的公共空間內開展,而這兩棟樓,由于電梯出口都在住戶家中,需要救援時,必須到住戶家中,在應急救援方面自然就不合格了。”陳勇說。

  解決方案難出臺,渴望多部門合力

  面對有電梯而不能用的窘境,陳勇和諸多業主表示很無奈,“現在很多老舊小區申請安裝電梯,而我們這里是原有電梯井的設計有缺陷。”在多位居民的印象中,從2012年交房到現在,電梯沒出現過什么故障,每年都達標,如今因為“不合格”而停梯,有些“無法接受”。

  濟南市特檢院工作人員表示,今年是新規實施第一年,遇到綠景尚品小區這樣的事無先例可循,目前可以在南墻外加裝步行扶梯,以此解決沒有救援通道的難題,同時是否符合電梯救援通道標準,需要特檢院進行審核,但對樓體進行改造,還需要建筑等部門審核。

  記者了解到,在執法部門下達停梯整改的當天,地產方、物業、電梯維保、特檢等部門工作人員曾一起探討下一步的方案,當時達成的意見是,由房屋開發單位出具實施方案。意外的是,南志民表示,后來開發商卻反悔了,讓事情一下子陷入了僵局。

  29日,記者電話聯系濟南東興置業有限責任公司詢問此事,對方稱負責人不在,無法提供電話。

  對于未來的解決方案,陳勇和南志民均表示,兩個星期里,他們找了很多部門,但是至今沒有拿出解決的辦法,目前物業公司正籌劃整改方案。

  在一份物業告知書中,物業公司提出了一個方案,在電梯井的南側外墻,加蓋一個鋼結構的爬梯,可以通往每戶陽臺實施救援。同時“在電梯整改期間,請廣大業主集思廣益,為服務中心建言獻策,協力解決”。

  不過,多位居民坦言,整改等于是在房屋結構上“動刀”,這不是一個物業公司能辦得到的事。

  (來源: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