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把零食當正餐?

還在炒菜做飯不大油大鹽就嫌沒味道?

日前,山東省發布《國民營養計劃(2018—2030年)》,提出全面提升全省居民營養健康水平。
飲食結構不合理、不健康的人兒請抓緊改變你的飲食習慣!否則我魯的營養健康大計都要被你拖后腿了!
不要以為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大家就不再有營養問題。其實,問題還有不少,比如營養不足與過剩并存、營養相關疾病多發、營養健康生活方式尚未普及等。尤其是膳食營養不均衡所導致的超重、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和血脂異常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已成為威脅居民生命安全的隱形殺手。
面對這些營養問題,山東要出手整治了!
按照《山東省國民營養計劃(2018—2030年)》,山東的到2030年營養小目標如下

1。進一步降低重點人群貧血率。5歲以下兒童貧血率保持在4%以下;孕婦貧血率控制在6%以下。
2.0—6個月嬰兒純母乳喂養率在2020年的基礎上再提高10%;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下降至5%以下。
3。進一步縮小城鄉學生身高差別;學生肥胖率上升趨勢得到有效控制。
4。進一步提高住院病人營養篩查率和營養不良住院病人的營養治療比例。
5。居民營養健康知識知曉率在2020年的基礎上繼續提高10%。
6。全省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較現有水平降低20%,人均每日油攝入量控制在30克左右,居民超重、肥胖的增長速度明顯放緩。
這些小目標如何達成?《山東省國民營養計劃(2018—2030年)》提出了一系列的舉措
其中這些直接關乎我們的菜籃子、米袋子:
●創建1000家省級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

山東將發展營養強化食品、全谷物營養食品、低血糖指數食品,改善人群微量營養缺乏狀況。控制反式脂肪酸的使用,推動低鹽、低糖、低脂食品生產開發,控制高鹽、高能量、高脂肪飲食。重點發展有機食品、綠色食品、海洋食品等健康食品。全省創建瓜菜、果品、食用菌、中草藥、糧食、油料等省級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1000家。
●推進中醫藥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進家庭

山東將鼓勵中醫醫療機構、中醫醫師為中醫養生保健機構提供保健咨詢和調理等技術支持,積極開展中醫預防保健、養生康復等服務。加強中醫養生保健宣傳引導,推進中醫藥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進家庭,開展“中醫中藥齊魯行”活動,普及中醫藥知識、養生保健理念和方法,引導居民自覺將中醫藥養生融入健康生活。
●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
在主要農產品中總體占比提高至80%以上

山東將建立營養型農產品推廣體系,推進“齊魯靈秀地、品牌農產品”和“海上糧倉”建設,擴大優質農產品生產規模,建立省級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在主要農產品中總體占比提高至80%以上。打造具有山東特色、國內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保健食品、特醫食品產品。
說了這么多,對于我們個人來說,到底怎樣的餐食才算的上營養均衡?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我們每天的膳食應當遵循以下六大要求:

1、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
2、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
3、食物多樣、谷類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
二、吃動平衡,保持健康體重
1、每周至少5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鐘以上;
2、堅持日常身體活動,相當于每天6000步或以上;
3、減少久坐時間,每小時起來動一動。
三、多吃蔬果、奶類、大豆
1、餐餐有蔬菜,保證每天攝入300-500g蔬菜,深色蔬菜應占1/2。
2、天天吃水果,保證每天攝入200-350g新鮮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鮮果。
3、吃各種各樣的奶制品,相當于每天液態奶300g。
4、經常吃豆制品,適量吃堅果。
四、適量吃魚、禽、蛋、瘦肉
1、每周吃魚280-525g,畜禽肉280-525g,蛋類280-350g,平均每天攝入總量120-200g。
2、優先選擇魚和禽,吃雞蛋不棄蛋黃。
3、少吃肥肉、煙熏和腌制肉制品。
五、少鹽少油,控糖限酒
1、培養清淡飲食習慣,少吃高鹽和油炸食品。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6g,每天烹調油25~30g。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攝入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2、每日反式脂肪酸攝入量不超過2g。
3、足量飲水,成年人每天7-8杯(1500-1700ml),提倡飲用白開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
4、兒童少年、孕婦、乳母不應飲酒。成人如飲酒,男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g,女性不超過15g。
六、杜絕浪費,興新食尚
1、珍惜食物,按需備餐,提倡分餐不浪費。
2、選擇新鮮衛生的食物和適宜的烹調方式。食物制備生熟分開、熟食二次加熱要熱透。學會閱讀食品標簽,合理選擇食品。
3、多回家吃飯,享受食物和親情。傳承優良文化,興飲食文明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