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大、清華、人大等多所高校公布2018年自主招生簡章,面向全國自主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截至3月25日已有64所高校發布招生簡章。對于入選考生,高校會降低20至60分錄取,最高的可降至一本線錄取。

  記者梳理各高校招生簡章發現,今年的自主招生中,奧賽獎項仍是重要“敲門磚”,幾乎所有高校都認可五大學科競賽成績,有的還明確要求名次。與往年不同的是,為杜絕造假,今年部分高校不接受專利、論文報名,人大等學校還提出復核論文和專利。

考核集中在6月10日至17日考核集中在6月10日至17日

  自主招生主要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是對現行統一高考招生按分數錄取的一種補充,考核由試點高校單獨組織,自2003年在全國啟動以來,至今已走過了15個年頭。據教育部陽光高考網站公布,目前全國具有自主招生資格的試點高校共90所,其中77所面向全國招生,13所只在本省實行自主選拔錄取,今年各校自主招生考核仍集中在6月10日至17日之間,高考出分前將確定并公示資格名單。

  記者梳理發現,截至25日,90所自主招生試點高校中,有64所已經發布了今年的招生簡章,其中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重點高校,而山東省具有自主招生資格的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三所高校中,僅中國海洋大學發布了招生簡章。今年海大計劃自主招生190人,占本科招生數的5%,網上報名截止時間為3月31日17:00,接收紙質報名材料的截止日期為4月4日,6月16日-17日進行自主招生測試。

  部分不接受專利論文報名

  中國人民大學今年將針對考生報名時提交的專利、論文、證書等材料組織復核考試,復核結果為“不通過”的考生,不可認定為資格生。而實際上,今年不少高校都提出將對考生提交的專利、論文進行復核,部分高校甚至明確提出不接受專利、論文報名。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仍有50%以上的高校招收發明專利、論文出版等特長潛質的學生,但與往年相比,高校對發明專利、論文出版等的要求更為嚴格苛刻。比如,北京化工大學明確提出考生須為“第一或通訊作者在國家級科技類核心期刊公開發表論文者”和“第一發明人身份獲得國家授權發明專利者”。

  五大學科競賽優勢不減

  記者發現,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五大學科奧賽競爭優勢依舊強勢,幾乎所有高校都認可,科技創新類賽事漸成新寵(近六成高校認可),主流文科類賽事稍受冷落,發明創造、論文出版、綜合單科成績等特長潛質的考生仍有一定的擇校優勢。

  記者檢索不少學校的招生簡章發現,高中階段取得科技創新類獎項或者奧賽獎項,仍然是報考名校的重要“敲門磚”。其中,五大學科競賽最受認可,按照重要性順序依次是:數學、物理、化學、信息學、生物。這五門都有全國范圍的競賽,獲得國家一等獎的同學將獲得保送北大清華的資格。

  據了解,理科類競賽獎項是自主招生報考的主流,參與考生最多,認可高校數量也多,獎項等級分國家級、省一、省二、省三等。從目前公布的招生簡章看來,北京大學要求考生須為“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全國決賽獲得優異成績者”,中國科技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要求信息學競賽獲獎者等級為“國三”。

  “文科競賽評價較為主觀,容易被商業機構操縱,很難保證評價客觀公正,很多作文類、英語類、創新類競賽主辦者多有民間組織和商業機構操縱。相比較而言,五大學科競賽是權威性最高的國家級賽事,考核選拔最為科學。”相關業內人士表示,在同等分數條件下,明顯有一科特長的學生,被高校所青睞,這也說明,自主招生并不是學霸的專利,只要有某一方面的學科特長,都有“低分高就”的機會。

  此外,記者發現,今年全國有16所高校自主招生考試只面試不筆試,主要考查考生在所報專業方向的特長及潛質。這16所高校是: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吉林大學、中國海洋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徐州)、南京師范大學、合肥工業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陜西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南京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