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節為公歷2月16日,春運自2月1日起至3月12日止,節前15天,節后25天,共計40天。

  春運期間,車站預計發送旅客236萬人次,日均發送5.9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12萬人次,增幅5.4%。其中直通旅客預計77.5萬人次,同比增加1.5萬人次,增幅2%;管內旅客預計發送158.5萬人次,同比增加10.5萬人次,增幅7.1%。 

  2018年春節(2月16日)較2017年延后19天,春運期間,濟南火車站以學生、探親、務工、旅游客流為主。自1月中下旬起我市各大院校陸續放假,客流逐步增長,至春運開始時大批學生客流運輸完畢。因此節前我站客流相對分散,學生客流、務工客流、探親客流相繼出現,流量、流向分布均勻。節前7天左右務工、探親客流明顯上漲,形成節前客流高峰(2月9日—11日)。節前客流流向以管內各大城市、西安、重慶、達州、武昌、長沙、廣州、上海、成都、沈陽、哈爾濱等地為主,流量集中的高峰時段運能緊張。

  節后客流較為集中,一是:由于2018年春節偏晚,春節過后氣候回暖,務工客流出行早,且貫穿整個節后春運;節后院校開學日期集中,學生客流主要在2月底至3月上旬;探親返程客流主要集中于2月下旬。二是:2018年山東省藝術類專業考試將于2月24—3月6日進行,考點設置于濟南、淄博、濰坊、青島4個城市。因此節后務工客流、學生客流、探親返程客流高度集中相互疊加,高峰凸顯,并將一直持續至春運結束。由于節后客流時間要求性強,流向集中,管內沿海城市、院校所在地以及北京、上海、長沙、廣州、武漢、重慶、成都、西安、哈爾濱等方向運能緊張。同時節后務工返程客流也將于3月3日(農歷正月十六)前后呈現持續穩步增長勢態。

  綜上所述,節后客流將延續至春運結束之后且頻現高峰,最高峰將出現在3月9日—10日(農歷正月二十二、二十三)。由于節后客流時間要求性強,流向集中,管內沿海城市、院校所在地以及北京、上海、長沙、廣州、武漢、重慶、成都、西安、哈爾濱等方向運能緊張。

  為應對春運客流,濟南火車站增開了去往北京、青島、榮成以及東北方向的旅客列車12.5對,淡季停運列車恢復開行1對(南通—石家莊K662/K661次),延長運行區段1對(K701/K702次)。采用基本方案、應急方案梯次運力方案。

  為進一步完善春運服務保障體系,車站“孜慧”客服中心推出線上微博、微信和電話(15866612306)方式的預約服務,針對線下不同旅客需求的“私人訂制”服務,為殘疾旅客提供“一對一”接送站服務并免費提供輪椅;增加“母嬰十平方”候車區服務功能,提供玩具、嬰兒床和剪票提醒服務;為老幼病殘孕旅客設立專區,提供輪椅、擔架,為遇到困難的旅客免費提供“親情電話”;增設“春運愛心小醫院”,為旅客提供應急藥品、現場救治服務;發揮總控室和安全監控中心功能,對關鍵場所進行盯控,防止擁擠及其他意外事件的發生。

  為了方便旅客購票,售票廳人工窗口全面升級實現微信、支付寶支付功能,“董潔”服務臺針對不同需求旅客配有同城服務卡、中英文對照卡等6種服務卡,售票區域內安裝訂票網吧,安排愛心導購流動崗,孜慧客服中心、一樓高鐵候車室增設自助取票機,全面提升旅客購票體驗。

  增設“愛心通道”及“應急進站通道”,老幼病殘孕等重點旅客以及距離開車時間在20分鐘以內的旅客,可通過專用通道方便快速進站。

  同時,站臺“可視化語音一鍵救助系統”對下車救助的旅客給予重點服務,免費為重點旅客提供行李搬運、輪椅擔架服務。優化出站口“中轉換乘通道”,方便旅客出行。

  車站客運系統重點加強旅客進出站、候車、乘降組織工作。針對春運客流高峰,提前做好人員、備品等各項準備工作,保證服務水平不降低;優化進出站流線,落實引導措施,動態掌握進出站通道的開啟數量,組織旅客快速有序進出站;合理安排候車區域,針對在站候車時間長、乘車人數較多的列車提前預想,采取雙向候車、提前預檢等措施,確保候車、檢票秩序;加強乘降組織,合理確定檢票時間,對客流量較大的方向和重點列車,提前掌握客票發售情況,加強現場作業盯控和人力安排,做好站臺、車門口等關鍵地點的旅客組織,確保旅客乘降安全有序;加強聯勞協作,客運要加強與行車崗位的聯系,及時掌握列車運行秩序、確認接發車股道安排,提前預想精心安排重點組織,確保接發車、乘降、上水等各項工作安全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