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泉水,戶戶垂柳”,劉鶚在《老殘游記》中這么描寫濟南,濟南也素有泉城之稱。孔孚先生說“請教泉有多少?去問濟南人的眼睛吧!愿聞濟南人的性格嗎,你去問泉水吧!”泉水就如同濟南人的生命一般,生生不息的流淌在泉城的每一方土地上,養育著濟南人。
人物:小楚
交通:公交+步行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濟南人,生活在這座城市二十幾年,深愛著這座城市,尤其喜愛老濟南人的生活方式——悠閑自在。曲水亭街這條線路是我閑暇之余經常會去的地方,這里是對“家家泉水,戶戶垂柳”最好的寫照,是我心目中的水鄉江南。

旅行路線:K95在大明湖站下車——步行曲水亭街——西更道街——轉入王府池子街——王府池子——轉回西更道街
曲水亭街——濟南城中的江南水鄉

老濟南有一處“街以亭而得名,亭以水而命名,水以曲而著稱”的地方,如同泉城的江南水鄉一般,悠閑在整日繁忙的都市里,一天一天的,從不曾改變,這便是曲水亭街。

曲水亭街位于歷下區大明湖街道辦事處轄區內,北起大明湖路,南經西更道街北口轉東止東更街北口,長530米,寬2.8米,是一條既不長又不寬的街道,在街道的一邊是青磚紅瓦的老式建筑,一邊是清澈見底的泉水,街上隨處可見是商鋪和人家,河邊則是臨街人家洗衣淘米的地方。
清澈的泉水于院內、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經年不息,在家家戶戶的生活里扮演著重要角色。
旁邊的住戶就在這清澈透涼的河水里打水洗衣,作為整日里禁錮在高樓大廈里的我來說,這種生活是讓人向往的。

路邊有很多的茶館,停下腳步,拋卻近日的瑣事,坐下來品一品茶,發一發呆,是何等的悠閑啊。

街邊同樣也有很多冷飲店、小吃店。適合閑逛的人,也適合成群結隊的三五好友,同樣也適合情侶們。漫步在街上,看看濟南的歷史,買一些老濟南的明信片,會有不少的收獲。

街道的這旁是人家,與對岸的熱鬧相比,這邊顯得清凈了許多。

在曲水亭街上還有個路大荒故居。什么,不認識路大荒?那想必總該知道《聊齋》吧。那不是蒲松齡寫的嗎?那我要告訴你了,沒有路大荒先生搜集和編寫整理,你是看不到現在的《聊齋》的!路大荒先生窮盡一生,搜集蒲松齡的遺稿進行編寫整理出了《聊齋全集》和《蒲柳泉先生年譜》。

現在故居的房子換掉了瓦片和花棱子,院落翻蓋一新,只有大門還保留了當初的模樣。

沿著街往里走,越深越窄也越是人家了,幾乎沒有了商鋪。街里的風景卻是會不經意間蹦出來,讓人驚喜萬分。

窄窄的小路,清澈見底的小河,整潔古樸的房舍,給人一種江南水鄉的感覺,安靜舒適的環境讓我忘卻了所有煩惱。

西更街道——古色古香的濟南味道

曲水亭街往南一直走,就走到了西更道街,“東更道,西更道,王府池子二郎廟”是老濟南耳熟能詳的一句歌謠,說的是老濟南的四條街道。其中,西更道街便是濟南名泉王府池子旁邊的一條小巷,北起曲水亭街,南止芙蓉巷,石板路,總長400多米,是古代打更時走的道路,所以名為西更道街。
西更道街和曲水亭街相通,自然風格和曲水亭街別無二致,不同的是,西更道街在曲水亭街更深的地方,少了一些店鋪的商業氣息,更顯得古色古香,韻味更足。

西更道街街面干干凈凈,兩邊的房舍白墻黑瓦,路面的條石很整齊。漫步在小巷中,你可以看到這里的百年住戶院庭的概貌,院子都很小。
西更道街上最有特點的要數家家戶戶門上的對聯了。對聯都與泉水有關。

西更道街連接了曲水亭街和芙蓉街,往來的行人不免會多些,這多多少少破壞了西更道街的寧靜祥和。
王府池子(街)——感受老濟南的隨性生活

從西更道街中間的路口往西走,不到100米,就看到了一個“大池子”,也就是濟南人所說的王府池子,因為在原來的德王府院內而得名。其實王府池子還有個雅號——濯纓泉,屬于珍珠泉泉群,而珍珠泉在現在的山東省人大的辦公地點內。

王府池子南北三十余米長、東西二十余米寬,水面六百余平方米,在王府池子的南邊寫著“濯纓泉”三字的碑旁,是人們賞泉的地方。泉水從西北側流出,在家家戶戶門前穿行,流到曲水亭街,然后匯入大明湖。

現如今的王府池子可沒閑著,無論你什么時候來,都會有一大批游泳愛好者前來游泳。要想感受淳樸的濟南人,這里是絕佳地點啊。

王府池子邊就是王府池子街,原名魏家胡同,后改名為王府池子街。王府池子街和曲水亭街、西更道街一樣,都是典型的老濟南建筑,家家戶戶門口都有一副與泉水有關的對聯。
Tips
1、曲水亭街、王府池子這片區域是老濟南的聚居地,此外起鳳橋街等也是很有老濟南特色的街區,也是值得一逛的。
2、曲水亭街鄰近大明湖,西更街道鄰近芙蓉街,大明湖的傳說想必是家喻戶曉,芙蓉街是濟南最具特色的小吃街,都是很值得一逛的。
3、市內乘坐公交到大明湖站和芙蓉街站都是可以到達這幾條街的,這期間你還可以游覽到其它美景。
4、曲水亭街有時候人比較多,如果你喜歡清閑,選好時間才能更有韻味。
(來源:好客山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