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上午,騎車經過歷山路兩側輔道的濟南市民發現,陪伴大家四年的密密麻麻的隔離樁不見了,道路變得清爽了起來。記者了解到,從12日晚上八點半左右,濟南歷山路非機動車道上的隔離樁開始拆除。道路管理部門的工人們忙活了一夜,把這些隔離樁清除,同時用水泥堵塞留在地面上的孔洞。
2013年左右,為了防止機動車駛入非機動車道,濟南歷山路等多條道路的非機動車道入口處安裝隔離物,先后用塑料花盆、鐵樁子、帶反光條的高樁等設施,經過對比最終選定倒U型隔離樁。為防止夜間行人撞到隔離樁上,不少隔離樁前后均安裝了閃光燈。
雖然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機動車占用非機動車道問題,但現實中這些隔離樁經常“肇事”, 頻頻傷了“自己人”,一些電動車或自行車稍不留神就可能撞上隔離樁。在歷山路附近上班的韓先生小腿就因為隔離樁受過傷,“拆了比不拆安全一些,畢竟只能防一些大型車輛,對行人來說是有阻礙的,有次晚上我就為了躲避車輛撞在了隔離樁上?!表n先生告訴記者。
2016年,濟寧市民李鐵柱的一封信曝光了一些濟南市容市貌一些不文明現象,引起社會熱議,這其中就包括在非機動車道上設置隔離樁。如今隔離樁終于拆除了,來往的行人又可以在這條道路上暢暢快快地走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