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5月1日的臨近,德國品牌祿多美奶粉的山東代理商劉先生還在等待質檢總局公布最終消息。
國家質檢總局2013年發布的公告提出,自2014年5月1日起,未經注冊的境外生產企業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允許進口。業內人士稱,這一規定實施之后,中國市場上的洋奶粉品牌可能會有一半消失不見。
本報記者 林媛媛 實習生 王曉鋮 萬汶柳
■ 新西蘭約70個奶粉品牌將被淘汰
“祿多美是德國的品牌,在奧地利生產,上個月國外的公司已經通過了當地政府的認證,目前正在等待質檢總局的最終消息。”劉先生說,產品通過注冊的可能性非常大,對此他并不擔心。
“目前國內市場上的洋奶粉品牌太多了,大大小小的得有幾百個。”劉先生認為,5月1日之后,很可能有一半的品牌會消失不見。“很多洋品牌都是國內的貿易公司在中國做宣傳和市場,找國外的工廠做代加工,而國外生產企業的資質和規模都沒有優勢,在這個政策之下這些品牌能夠通過注冊的可能性非常小。”
新西蘭作為中國洋奶粉最大的出口國,在這一政策面前首當其沖。24日,新西蘭食品安全部表示,新西蘭13家奶粉生產廠家基本全部通過中國檢查并將可以在中國注冊,但大約50家嬰兒配方奶粉公司所使用的約70個奶粉品牌,面臨著被淘汰的風險。
乳業專家宋亮告訴記者,很多新西蘭奶粉都是采用的代工模式,主要市場就在中國,如果無法進入中國,這部分奶粉企業將面臨退出嬰幼兒奶粉市場的風險。“這些代工奶粉品牌大都存在一些問題,諸如沒有注冊地,沒有固定的代工工廠,代工工廠規模太小,代工量波動較大,配方研發能力不夠等。”
■ 品牌能否“留下”由出口國決定
28日,專業從事進口貿易中行業市場準入代理服務的北京通瑞聯科技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按照質檢總局的要求,國外的奶粉企業和品牌需要向所在國政府的相關部門進行申報,通過之后再由所在國提交給中國政府。
“其實說到底,還是奶粉生產商所在國的政府部門決定企業能否注冊。”一家進口奶粉品牌負責人介紹說,中國政府的監管只能局限于本國的企業,海外企業受所在國政府的監管。“生產商向當地政府申請之后,當地政府決定哪些企業可以申請注冊,他們當然會進行嚴格的篩選,以保證出口到中國的奶粉有質量保證,這樣才能保證長期有效的出口貿易。”
這位負責人還認為,對于所在國政府已經認證并提交上來的企業,只要合法合規,中國政府基本上都會給予注冊。
宋亮認為,此次注冊政策是中國與進口奶粉所在地政府合作,對通過注冊的奶粉的奶源、產地、生產商、檢測報告等進行報備。“這樣做,既能確保奶粉生產過程安全,一旦出問題也能夠及時查出問題根源,及時應對。”
■ 主流品牌供應量不會發生大變化
“主流的正規洋奶粉基本上都已經通過了所在國的認證,報給了中國政府,現在只等中國政府方面的最后消息了。”劉先生告訴記者,市面上常見的洋奶粉品牌基本上都會通過注冊,大部分消費者不用太過擔心。
而對于是否漲價的問題,劉先生認為可能性不是非常大。“雖然洋奶粉品牌多,但是國內的進口奶粉市場還是主要由為數不多的主流品牌掌控。”劉先生告訴記者,有些小的進口品牌在國內一年的銷量也就幾百噸,在年銷量百萬噸的洋奶粉市場中微不足道。
宋亮也認為進口奶粉漲價的可能性不大,“目前主流品牌的市場控制率非常高,小品牌的市場份額非常小,而這一政策對主流品牌幾乎沒有影響,所以市場供應總量不會發生大的變化。”宋亮說,目前國內市場上的進口奶粉供應量充足,這一情況不會因為注冊政策發生大的變化,進口奶粉漲價的可能性很小。
原標題:下月起近半進口奶粉或退市 漲價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