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濟南1月19日訊(記者 李淼)濱州市市長崔洪剛在山東“兩會”召開期間,接受了記者的采訪,他表示,德龍煙鐵路陽信段今年底通車,終結濱州沒有客運鐵路的歷史。
德龍煙鐵路陽信段年底通車
濱州是山東的北大門,也是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的重要一員。濱州在交通路網建設上,崔洪剛表示,要將濱州港打造成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出?,爭取用18個月時間完成深水航道、防波堤及配套工程建設。
除了港口建設,在鐵路方面,濱州也極為重視。濱州雖然在上世紀70年代就通了鐵路,但一直從事貨物運輸。2010年德龍煙鐵路德大段全線開工,黃大、壽鄒等企業多元投資鐵路也相繼列入建設計劃。去年,德龍煙鐵路途徑濱州地界已經開始鋪軌,濱州站、陽信站正在抓緊建設,爭取今年年底投入運行,這就終結了濱州歷史上沒有客運火車的歷史。另外,開工建設黃大、壽平鐵路,盡快啟動濱港鐵路二期項目建設,努力打通北接黃驊港、西連京滬鐵路、南通膠濟鐵路的運輸動脈。
將打造魯冀沿海公路交通樞紐
現在各城市高速路四通八達,崔洪剛表示,濱州將打造魯冀沿海公路交通樞紐。濱州是山東的北大門,和河北接壤,但因為海域、河道密集,環渤海的公路交通卻比較弱。比如無棣縣,守著黃驊港這個大港口,卻沒有道路連接,借勢發展能力弱。
為此,今年濱州要加快濟濱東高速公路建設,開工埕口(魯冀界)至沾化高速,加快推進長深高速高青至廣饒段、無棣至萊州公路濱州段的前期工作;啟動建設北部沿海連接黃驊港的疏港路。另外,現在山東省還有14個縣沒有高速路,博興縣是其中之一,東西兩邊都沒有高速,直接被包在里面,這對于去年財政收入20多個億的博興縣來說實在不應該,F在濱州的民營企業也對修建高速路很有積極性,稱如果省里立不上項,自己出錢也要修路,盡快把高速路網完善起來。
規劃30平方公里“飛地”試驗區
在今年山東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產業升級問題,對此,崔洪剛表示,目前,濱州的所有產業總產值的傳統產業占全市80%以上,去年,我們已經投入500多億元進行技術改造,今年繼續投資580個億,抓好冶金、化工、紡織等傳統行業的產品升級。同時,濱州市擁有182萬畝未利用地,可以有效化解項目用地需求,有利于兄弟市的產業轉移。特別是我們已經規劃了30平方公里的“飛地”試驗區,正在探索規劃、建設、管理和稅收分配等方面的合作機制,這將進一步吸引兄弟市到濱州共建園區、投資興業。
另外,鼓勵自主創新,突出企業主體地位,加快平臺載體建設,重點支持西王集團等企業爭創國家級技術中心。鼓勵聯合創新,引導企業與大院大所進行產學研合作。鼓勵引進創新,支持幫助企業通過直接購買、合資合作等方式,收購國外企業、科研院所,推動企業借力發展。鼓勵管理創新,組織企業開展管理提升、成本比對、品牌建設等活動,創新商業模式,拓展營銷渠道。注重高層次人才培養引進,兌現激勵政策。
推進“渤海糧倉”工程
發展現代農業,崔洪剛表示首先要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圍繞“旱能澆,澇能排”抓好“林水會戰”第二個五年計劃。搞好大田農機耕作,實施深松整地、保護性耕作、秸稈還田等措施,恢復并提升地力。同時,要開展農業興農,推進黃河三角洲(濱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重點抓好高科技項目引進,加速建設“中以科技合作示范園”、中科院地理所濱州試驗站等重點項目。
推進“渤海糧倉”工程。去年,在無棣縣的鹽堿地上種了7000畝小麥,畝產300公斤。另外,在鹽堿地上改良種植水稻也實現豐產。下一步,濱州將圍繞鹽堿地開發使用,抓好耐鹽堿糧食、林木、畜草良種的開發研究,搞好試種試驗。此外,還要大力扶持農業龍頭企業,特別是扶持從田間到超市、從鄉村到國際市場的龍頭企業發展壯大,鼓勵工商企業投資農業開發建設,力爭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到350家。
全市鄉鎮衛生院推廣看病“全報銷”
民生方面,崔洪剛表示,去年濱州投入148.9億元在民生保障事業,占全市財政支出的59.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個百分點。今年將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力度,辦好民生實事。2012年,無棣縣率先在全縣推行住院“全報銷”制度,凡是參加新農合、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城鄉居民在鄉鎮衛生院(含兩處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住院,繳納200元后,基本醫療費用全部報銷。今年,這一模式將在濱州全市鄉鎮衛生院進行推廣。同時,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由每人每月70元提高到75元。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制度。全面落實生育保險和城鎮職工、居民醫療保險市級統籌。
另外,今年要開工建設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新建城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55處、農村幸福院100處,預計增加500個床位,實現濱州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零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