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中國最佳人力資源典范企業又一重量級榜單——9大單項獎近日揭曉,評選由中國最大的人力資源服務商前程無憂(NASDAQ: JOBS)發起。作為人力資源管理領域的專業評選,分別從人力資源戰略、員工關系、招聘與保留、員工培訓、績效薪酬、HR管理團隊、企業社會責任實踐、工作與生活平衡、90后員工最佳管理方案等九個方面選出73個卓越方案和最佳實踐。
中國最佳人力資源典范企業 是中國最大規模的人力資源管理領域的選拔。評選側重于企業的人才管理質量對企業運營和市場競爭的價值貢獻。2013年,共有132家企業報名參加9個單項獎的評選,提交參選案例203個。參加企業的數量和管理質量都達到歷屆之最。
典范企業評選采用報名制,每家雇主最多可參加兩個單項的選拔。評選歷時五個月,企業根據評選標準在規定時間內提交資料,參加問卷調查,并接受訪問。負責評選項目的馮麗娟說:“企業的踴躍參加,不僅顯示了雇主對人才的依賴和人才管理方面的持續投入和創新,也顯示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手段和成果越來越豐富,難分伯仲”。據悉,多個單項的報名企業數量在20家以上,參加 “最佳企業培訓”的候選企業達到38家之多,如此 “痛苦”和“糾結”的過程使得每一家當選的企業都經過了嚴格的精挑細選,即使未能入選的企業也有很多值得學習和推介的管理實踐。
2013中國最佳人力資源典范企業單項獎特別邀請李秀娟教授(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米其林領導與人力資源管理教席教授)、蘇勇教授(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系系主任)、鄧濤(韜達企業發展顧問有限公司創始人)、 劉暉(21世紀報社執行主編)、王大威(德勤人力資本咨詢亞太及中國區主管合伙人)、周健工(《福布斯》中文版雜志及福布斯中文網總編輯)、和余海君(前程無憂集團副總裁)七位擔任9個單項獎的專家評委。
盡管處于經濟波動時期,獲得“最佳人力資源戰略”的8家企業繼續在中國的領先發展戰略,以開辟新市場和進入新行業,降低經營成本為主要經營目標,在人才獲取上采取積極、有競爭力的手段,吸引行業內的精英人才,同時全面關照全體員工技能提高,投資于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以成為行業中的最優或者首選雇主為目標。
獲得“最佳招聘和保留”的8家企業詳細地分析了企業在人才競爭的優勢和挑戰,界定企業所需不同崗位的勝任力素質模型。為更好地人才甄別和吸引,盡管業務多樣,分別定義不同崗位的勝任力模型,但普遍采用了規范公平的招聘平臺,并針對在基層、儲備人才和關鍵崗位分別采取不同的人才競爭和保留手段。
獲得“最佳企業培訓”的8家企業不僅提供每個員工職業發展規劃,更重視員工知識技能向業績的轉化。企業高管親自擔任培訓講師,培訓課程資源,e-learning、海外培訓、輪崗、高校研修等培訓方式已經成熟,在高潛力人才和核心人才的培養上卓有成效。
獲得“最佳人力資源團隊”的8家企業HR的領導者都有十年以上的從業經驗。無論是作為業務的戰略伙伴還是專家顧問,HR深度參與到企業運營的各個方面。HR們不僅研究年輕員工的職業需求,發展相適應的管理工具,并使公司上下遵循人性化和市場化的管理。在員工服務和關懷方面不斷創新,在企業內部的“員工滿意度”調查中,HR都獲得高評價。
獲得“最佳薪酬與績效管理”的8家企業均把建立高績效文化作為2013年管理中一項重點,遵循SMART原則。關注業績也關注和輔導取得業績的過程。薪酬定位確保核心人才和關鍵崗位薪酬領先,又注重員工的收入差異的合理性,同時致力通過全面薪酬策略,實現員工收入水平的競爭力。
獲得“最佳工作與生活平衡策略”的8家企業將提供舒適的工作環境、良好工作氛圍和幫助員工平衡工作和生活作為人力資源的戰略目標。兼顧員工職業成就和照顧家庭的需求,福利政策惠及員工家屬,提供員工幫助計劃,關心到員工的心理。企業組織和贊助員工的興趣活動非常豐富。
獲得“最佳員工關系”的7家企業把公司員工認可作為企業文化的一個重要指標,尊重不同員工之間的差異。企業明文“員工關系”管理原則,通過工會、集體協商、合規熱線等方式規范管理者和員工的職業行為,管理方式和薪酬福利充分考慮不同國籍和區域的不同文化,在員工滿意度和敬業度方面達到較高水平。
“最佳社會企業責任實踐”吸引了28家企業報名參加,參加的企業呈現的社會責任實踐精彩紛呈,案例充分。最終評選出8家獲獎企業,在員工、顧客、股東和社區方面有明確和高標準的承諾。特別是獲獎企業憑借在戰略、技術和人才的優勢,不僅關愛員工和熱心公益,而且把社會責任發展轉化一種可持續、可獲益的業務模式。
2013年特設了單項——“90后員工最佳管理方案”。10家獲選企業在三年內均有數千的畢業生和實習生招聘,創新地進行年輕員工的招聘、培養和激勵。借助互聯網、移動媒體,通過幫助年輕員工實現自我管理,提高技能和敬業度,成就年輕雇員同時使企業獲得成功的雇主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