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8月8日訊(記者 張帥)昨夜一場雷雨讓泉城退了燒,也讓市民享受了一天的清涼,不過副熱帶高壓不讓人消停,受其影響,預報明起我市又將步入高溫天氣。下午3時左右,氣象臺發布黃色高溫預警,預報未來三天我市最高氣溫均在35℃以上,市區大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將超過37℃。距離三伏天中的末伏還有三天時間,悶熱感或更加明顯。
下午3時左右,市氣象臺發布了高溫黃色預警,受副熱帶高壓影響,預報未來三天我市最高氣溫均在35℃以上,市區大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將超過37℃,由于濕度較大,天氣十分悶熱。
據市氣象臺預報,未來幾天天氣均以晴朗、多云為主。不過本周六我市局部地區有短時雷陣雨,伴隨高溫,天氣更為悶熱。據專家解釋,三伏天中的中伏還有三天,8月12日將進入末伏,“秋老虎”兇猛,氣溫或將再創新高。
又訊(記者 許凱)今天上午,在省城一些地區籠罩起一層層霧氣,部分地區如同蒙上了一層“薄紗”,并出現了能見度下降的現象。“導致今天早上能見度下降的究竟是霧還是霾,不會又是霧霾天來了吧?”不少市民為此向記者詢問。
市環保局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氣象學原理,相對濕度介于80%—90%之間時的大氣混濁視野模糊導致的能見度惡化是霾和霧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從空氣相對濕度看,今天早上最大相對濕度也不過89,因此導致今天能見度下降的是霧和霾的混合物。”這位工作人員表示。
市環境監測中心站一位工作人員介紹,之所以出現能見度下降的現象,從氣象上看主要是因為昨天下午的大風天氣,吹起了一部分本地揚塵,此外,昨天大雨也導致了空氣中相對濕度增加,兩者的共同作用導致空氣中顆粒物的增加,而空氣中顆粒物的增加會對視覺產生一種消光作用,從而導致能見度的下降。這也是今天霧擾泉城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