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拉丁學名: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毛茛科、芍藥屬植物,為多年生落葉小灌木。花色澤艷麗,玉笑珠香,風流瀟灑,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在栽培類型中,主要根據花的顏色,可分成上百個品種。”牡丹品種繁多,色澤亦多,以黃、綠、肉紅、深紅、銀紅為上品,尤其黃、綠為貴。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國色天香”之稱。
唐代劉禹錫有詩曰:“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在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當作中國的國花。1985年5月牡丹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二。是中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有數千年的自然生長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在中國栽培甚廣,并早已引種世界各地。牡丹花被擁戴為花中之王,有關文化和繪畫作品很豐富。
1、花型寬厚,被稱為百花之王,有圓滿,濃情,富貴,雍容華貴之意。 2、生命,期待,淡淡的愛,用心付出。 3、高潔,端莊秀雅,儀態萬千,國色天香,守信的人。
宋代有歐陽修《洛陽牡丹記》、陸游《天彭牡丹譜》。元姚遂《序牡丹》,明人高濂《牡丹花譜》、王象晉《群芳譜》,薛鳳翔《亳州牡丹史》,清人汪灝《廣群芳譜》、蘇毓眉《曹南牡丹譜》、余鵬《曹州牡丹譜》
1950年冬的一天,毛澤東在中南海花園散步,走到牡丹跟前停下腳步,跟身邊工作人員講起武則天與牡丹的故事并意味深長的說:“年輕人要具有牡丹的品格,不畏強暴,才能擔當起重任。
今年牡丹文化旅游節將于4月16日開幕,23年來,菏澤國際牡丹文化旅游節(菏澤國際牡丹花會)從無到有,規模不斷擴大,影響力不斷增強。
牡丹籽油微膠囊是由菏澤市高科牡丹應用研究所聯合北京植物資源重點實驗室及美國佐治亞州立大學營養學院的專家,共同研發的一款牡丹油新產品,通過運用當今世界高新科技—微包埋技術,將牡丹籽油霧化成分子狀態...
制的牡丹籽油含有獨特的牡丹皂甙、牡丹酚、牡丹多糖、a-亞麻酸、牡丹甾醇等諸多成份,這些成份每一種都是極其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質,在醫藥領域有著廣泛的獨特應用。此外還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
牡丹花花瓣的主要是成份是黃酮類化合物、多糖。主要有6種花青素類色素。如芍藥花素-3,5二葡糖苷,芍藥花素-3葡糖苷,矢車菊素-3,5二葡糖苷,矢車菊素-3葡糖苷,天竺葵素-3,5二葡糖苷,天竺葵素-3葡糖苷。
牡丹花蕊和花籽是牡丹生長最集中的部位,因此是牡丹精華之精華,營養極其豐富,也是牡丹數千年得以生存進化的根本。長期飲用有活血化瘀、養顏美容、清火明目、潤腸靜心、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之功效。
用精選整朵的牡丹花加上蜂蜜制成,富含多種人體所需氨基酸/蛋白質,有機酸維生素,多種礦物質,具有調節胃酸、清熱、解毒、消斑等功效;調節血脂,解暑、清涼開胃、防感冒;能配酒,清涼潤肺,去火安神,對美容養起到一定的作用,長年食用,健康益壽。
牡丹蛋白、a-亞麻酸、a-亞油酸、牡丹酚、牡丹皂甙、牡丹多糖、牡丹甾醇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同時還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各種必須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等數十種營養成份。
蘊含豐富的牡丹精華,配以天然鮮花精粹以及駐顏精華、給肌膚注入青春活力,喚醒肌膚再造活力,甩掉舊日粗糙不堪的面容、重現水嫩靚麗新顏。
《本草綱目》:“牡丹皮,治手足少陰、厥陰四經血分伏火。蓋伏火即陰火也,陰火即相火也,古方惟以此治相火,故仲景腎氣丸用之。后人乃專以黃蘗治相火,不知丹皮之功更勝也。赤花者利,白花者補,人亦罕悟,宜分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