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蛤,是近海地帶的常見貝類海產品,身帶花紋,據說江南有一種河蜆也長得類似,但個頭略小,食用的最佳時間也有所不同。福州有一句民諺,“打赤膊吃蛤,穿棉襖吃蜆子”。海生者鮮,花蛤的鮮,那是從骨子里對味覺釋放的磁場,由吸引到沉迷,是大海對于尋常百姓家的恩賜。
烹花蛤,有人為了避免泥沙,氽水煮開后再用油鹽炒制,但肉質相對較老,鮮味也流失很多,讓人惋惜。我最為中意潮州人生炒的方法,讓花蛤吐盡泥沙后洗凈,直接入鍋,加調料炒,待貝殼一個個張開口的時候,即可起鍋食用,吃著鮮嫩無比的蛤肉,吸吮著殼內的汁水,不知不覺地一個接上一個,好不歡愉。如果實在擔心泥沙,將花蛤氽水開殼后,佐以油鹽姜蔥、黃酒之類拌食,能避免肉老的現象。
除了用辣椒炒這種川湘做法,以羅勒搭配,也是絕妙。羅勒,有人稱九層塔,也有地方稱金不煥,以其自然的清香,浸透在蛤肉里,又憑添幾分清新之感。去年到一家臺式風味館,喝了一碗花蛤湯,清澈見底的湯里,顯見花蛤的身影,碗上漂著一株羅勒尖,喝上一口,至醇至鮮,讓人神清氣爽。
從酒店到家庭廚房,花蛤蒸蛋,是人們極為推崇的一道菜,可謂老少皆宜,那是滑與嫩的相互交融,海陸兩處食材的結合,精當得猶如一胎所生。
有一次,回川東老家,我喜出望外地在超市發現活花蛤,興致勃勃地買回家,精心炒制一盤。結果那一盤蛤肉帶著一股子臭味,大約是養它的水池里從未換過清水,連蛤肉里都浸染著下水道的味道。吃進嘴里,那種異味,讓所有人都大為敗興。現今要長居盆地,想吃上一口鮮美的花蛤,恐怕是一件極為奢侈的事了。
許多老百姓對于花蛤的愛難以割舍,像是人們生活里難以尋覓的紅顏知己那樣有著惦念。又不光是知己,明白自己的心,還像愛人,懂自己的胃。聽到花蛤“嘣嘣”地與鍋沿熱烈碰撞,這邊再備好一杯啤酒,一場傾心的交談,也就拉開了序幕。

【所用料】
花蛤 500克 湖南椒3個 紅辣椒2個 生姜1大塊 香蔥1根
黃酒1湯匙 天成一味醬油1湯匙 鹽適量 花生油2湯匙 薄水淀粉2湯匙
【這樣做】
1、花蛤用清水加2滴香油讓它吐沙后瀝水,加大量鹽將其殼搓洗干凈,用水洗凈。
2、辣椒切圈,姜切成絲,蔥切成段。
3、鍋內燒油,油溫后加姜絲、辣椒炒香。
4、放入花蛤。
5、調入醬油。
6、調入黃酒后加蓋稍燜。
7、至殼開時調入水淀粉炒勻。
8、加入香蔥斷生,即可。
小貼士:
1、炒花蛤一般不用味精,醬油可舍去換成少許鹽,但要略加清水減少花蛤炒制時間。
2、直接炒洗凈的花蛤比氽水更嫩。
3、最后勾適量水淀粉,能使花蛤更好地掛汁,滋味更濃。
(來源:菲一般的美妙滋味 作者:賽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