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戴安娜》完全把戴安娜王妃生前那些時尚油水榨干干,從珠寶到華服無一遺漏,甚至連王室獨有的貴族氣都被作為噱頭用來為電影宣傳做潤色。正如那句“青春是用來懷念的”,當越來越多的時尚偶像被搬到熒屏上,人物本身早已不是電影最大的賣點了。
明星不再是吸引票房的唯一噱頭
左:戴安娜王妃;右:電影《戴安娜》海報
如今看傳記片已經脫離了對時尚偶像單純的悼念和崇拜,比如9月份在倫敦上映的電影《戴安娜》,甭管飾演戴安娜的女演員Naomi Watts多么努力,還是沒能逃過淪為“災難片”女主角的厄運,甚至被網友惡評:“Naomi扮演了一個冒冒失失的單身女,就連Bridget Jones都能甩她好幾條街。”而票房也正好呼應了這慘淡的評價――99.47萬美元,票房不佳還可以接受,就連沖奧之路也顯得更加艱難了!
這也讓預備在2014年上映的《摩納哥王妃》壓力山大,不過不同的是,Naomi相比“戲精”Nicole Kidman的群眾基礎薄弱得多,Kidman天生就是女王的臉,外加女王的氣場,甩掉Naomi可不只是好幾條街的問題了……言歸正傳,要知道她們演的可是全世界最有名的女人,演不好,就會瞬間變成“炮灰”,演員沒看頭,觀眾們自然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戲服上。
左:格蕾絲-凱利;右:妮可-基德曼在電影《摩納哥王妃》中的扮相
事實上,戴安娜王妃當年的風韻除了天生麗質,更多的是可圈可點的時尚穿著,這就瞬時變成此部電影唯一的賣點。觀眾們都很好奇,電影中的戴妃究竟會以何種行頭來示人。眾所周知,戴安娜生前可是酷愛高級定制,從Versace到Dior每一款都是獨一無二,想重現經典,對戲服來說絕對是一個挑戰。電影中,能看到大部分華服重現當年戴妃的樣子,當戲服設計師Julian Day被問及如何保持忠于戴安娜穿衣風格和電影的需要時,她說:“有幾個標志性的形象,我認為需要復制,但我不想為電影盲目復制她所有的衣服。我認為這是更好詮釋她風格的做法。大部分的電影設置封閉,人們不會看到她平時穿什么,我跟那些知悉這個信息的人一起討論,并試圖把它還原在屏幕上。”除了衣服,珠寶品牌 Chopard也與服裝設計師聯手為《戴安娜》主演Naomi Watts挑選珠寶,而《摩納哥王妃》中的Nicole Kidman則用Cartier的珠寶搶了不少鏡,更驚喜的是這部電影具有開創性的場景,Cartier提供了背景,延續了摩納哥王妃年輕時對這一品牌珠寶的喜愛,至少我們從劇照中就能期待Nicole Kidman演繹的摩納哥王妃會大有看頭。